他是「不可觸者」,也是改革家:印度佛教復興運動者安貝卡博士
2021-04-24 08:10:14
作者:​曹郁美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安貝卡博士與印度佛教復興運動》近期譯成中文出版。圖為一名印度民眾購買安貝卡博士畫像。 圖/路透社

台灣的佛教徒眾多,但知道印度的安貝卡博士(Dr. B.R. Ambedkar,1891-1956) 的人不多,故而他的傳記書《安貝卡博士與印度佛教復興運動》(Dr. Ambedkar and Buddhism)譯成中文格外令人驚喜。另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第一,位於新竹的玄奘大學設有「安貝卡思想與實踐研究中心」,致力於台、印之間的文化交流。第二,今年4月初,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省督宣布,每年的4月14日為「安貝卡博士平等日」,這天同時也是這位先驅人物的生日。究竟安貝卡的貢獻何在?應從印度的種姓制度談起。

難以撼動的種姓制度

大約距今3,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原住民,成了高階種姓,被征服者反成了低階種姓。「種姓」在梵語中是「Varṇa」(瓦爾那),西方國家則說「Caste」(卡斯特),指的都是「在社群內嚴格的社會階級體系」,其來源可溯自婆羅門經典的宗教神話。

在《梨俱吠陀》中有一篇〈原人歌〉,提出了亦宗教亦哲學的概念。「原人」可譯為神我、內在我,它既是宇宙之「至大」也是「至小」,故有「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說法。到了公元前二世紀起出現的《摩奴法論》與《瞿曇法經》,正式把「四種姓」載於書中,亦由「原人」的概念建構而來。它說:

婆羅門由原人的口中出生、剎帝利由原人的雙臂出生、吠舍由原人的腿部出生、首陀羅由原人的腳中出生。至於達利特(Dalits,俗稱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由於中譯「賤民」帶有歧視意味,學術界呼籲不再使用,寧可直譯「達利特」或說「不可觸者」,本文從之。四種姓如圖示並說明如下:

  • 最高階的婆羅門(Brahmana):如國王、貴族、僧侶等。他們享有許多特權,如不可處罰、不用繳稅、不可殺害、可領回部份充公遺失物等。

  • 第二等的剎帝利(Chhetri):如軍人、武士。

  • 第三等的吠舍(Vaisya):如商人、平民或從事農耕畜牧者。

  • 第四等的首陀羅(Sudra):出身卑微、靠勞力維生,奴僕之屬。

  • 排除在原人身體之外的達利特(Dalits,即「不可觸者」):多屬罪犯、戰俘或是跨種姓婚姻者。他們擔任鋤糞、扛屍、屠宰、接生等工作,禁止與其他階級的人一起喝水、洗衣、進食、身體碰觸,故西方人更精準地翻譯成「不可觸族」(Untouchables),因為一旦碰觸了,不潔與厄運會隨之上身。

這是一種家族世襲、職業分工、充滿宿命、以血統論優劣的制度,一出生即決定了你的貧富貴賤,幾乎難以翻身。不消說,這是當初位居最上層的婆羅門首創,主宰了印度文化三千餘年,由現在的印度教承襲。即使佛教與耆那教反對,接著回教、西方殖民者、印度國父甘地等大聲疾呼,甚至印度憲法47條明令廢除「不可觸族」,它仍然在民間不可撼動。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