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失联10年:航空史最大谜团与官僚怠惰的荒谬事纪
2024-04-05 12:35:19
作者:李政豪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马航MH370失踪十年,马国官方的种种行径令外界难以信任。 图/美联社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简称MH370)航班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北京,在进入越南领空前突然偏离原定航线,往西南方折返马来西亚,最后进入印度洋以南方位。机上来自15个国家的乘客共239人,从此与世人失联。在当时,马航所使用的波音777型号乃风评良好的机型,安全系数颇高。因此,这起事故对航空专家与政治精英来说都不可思议。

经历几个阶段的搜寻,MH370搜救工作从原本南中国海的救援范围再跨到印度洋,参与国家之数量堪称历史之最。除了东南亚各国的不信任加深,机上150多位中国籍乘客的家属,亦年复一年在马来西亚驻北京使馆前聚集抗议。10年的岁月,官方与私人调查出来的报告除了对事实的模糊,就是光怪陆离的阴谋论之说。

“声称MH370有可能凭空消失,无疑是对人类智慧的侮辱。”

本文以法国记者陈翡的这段文字作为开篇,辅以她的作品《被消失的MH370:一份追寻MH370的详细调查报告》为参考资料,窥探这起世纪迷航的离奇性,再叙述几大可能失事的原因。最后则以一个灾难管理学的视角,讨论马来西亚管理模式的风格。

马航MH370失踪至今迟迟找不到残骸或失踪原因,成为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图/美联社

▌从延班到失联、意外到人为事故

失事超过10年以来,马航官方到底有没有给出事故的具体原因,答案是模糊的。但2018年安全调查小组的报告书都往同一个方向指出,飞机上的机械仪器不太可能无故失控,比较大的可能是机长主动为之或是航空人员受劫持,使得班机在进入越南前就隐身。

在MH370上,只要手动关闭控制板上的询答器(transponder)以及ACARS(飞航通讯定址与回报系统),各国航空控制中心(Air
traffic
control)就无法立即追踪班机的踪迹。透过这两项仪器,如果飞机起飞后遇到任何意外,如燃料用尽或引擎故障,那机长有责任跟领空负责国的航空管制中心汇报情况,而后者会指示机长可能的迫降方案及应对方式。

但,MH370从北上到折返回马来半岛这一“谜之动作”,机长并没有跟吉隆坡或胡志明市的控制中心报告原因。专家也研判,应是机上人员故意要隐瞒其踪迹,雷达是人为关闭而不可能自行失灵。因人为操作因素较高,专家将事故嫌犯锁定为机长或是恐怖分子。机长扎哈瑞阿末沙阿(Zaharie Ahmad Shah)首当其冲成为劫机嫌疑犯。当时各国媒体铺天盖宣称,机长本身有精神困扰,而且也面临离婚危机。机长故意让飞机坠毁以自杀的动机,成为大家口耳相传的故事版本。

时任马来西亚执政联盟“国民阵线”(The National Front)为了转移注意力,还曾暗示机长其实是反对党领袖安华(现马来西亚首相)的死忠支持者。有报导称,在事发前一天(3月7日),安华被法院判下不利判决,因性侵案要服刑入狱。机长被拍到参与了法庭外声援活动,国阵政府似乎要把安华的遭遇与机长的发疯绑定在一起,指控安华不只是鸡奸其政治助理,还搞丢了一架飞机。实质是非常令人发指的政治操作。

耐人寻味的是,特别调查队后来发现机长家中的飞行模拟器,在他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前,模拟器有几个记录被删除。在复原记录时,被发现其中有失事路线的模拟操作。马来西亚交通部曾证实此事,但也强调这只是模拟器中几千条模拟飞航的记录之一,不能断定机长就是凶手。

然而根据《被消失的MH370》解释,机师并没有受过关闭ACARS的工作训练,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和机会执行这一工作。因此,另一种失事的推论则是,MH370遭到“曾接受过航空训练”的驾驶者,或具有骇客专业知识的劫机者控制。

调查也显示,爆出机上当时有两名伊朗人盗用他人护照登机,一组完美的嫌疑犯因此登上台面。部分人士故推测,是这两人过关登机并“有系统性”地关闭航空通讯系统。但后来国际刑警组织又直接反驳,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两人是恐怖组织成员或受过相关训练,两名年轻人其实计划经由北京转向法兰克福寻求政治避难。故这个推论恐怕更多是将中东人士与恐怖主义划上等号的刻板印象。

马航MH370失踪十年,至今只找到少许残骸。失事原因也成为全球航空史最大谜团之一。 图/路透社

▌越南航管失责及澳洲的自大

事发当天,越南航空管制中心理应知道MH370预计在凌晨1点20分到达其领空,但他们却等了足足19分钟后才回报吉隆坡说,并未收到MH370的资讯。飞机在从某领空进入到另一领空的时候,确实有可能出现短暂雷达消失的现象,但这也并非常态。专家表示,管制中心这阶段的反应时间理应最多不超过三至四分钟。

为此,马来西亚针对MH370失踪事件的报告书(429页)语带温和地指出,事发当下,吉隆坡和胡志明市并不能确定并追踪MH370具体位置。白话就是双方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状况。报告也指出,在吉隆坡航空交通管制中心(KL
ACC)和胡志明航空交通管制中心(HCM
ACC)之间的协调过程中,英语指挥能力需要提高(注一)。可见,调查员认为双方英语能力的问题,增加了沟通成本,或许导致了重要决策的延误。

而在太平洋南端的澳洲,事发后也欲抓住这个机会,登上国际舞台以展现大国实力。由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 plc)提供失联飞机最后位置在‘南方走廊’,澳洲认为失事范围邻近自己海岸,故愿意派遣人力、物力进行搜寻工作。

“这是澳洲显示出良好国际公民的行为。”时任澳洲总理阿博特(Tony abbott)如是说。但他可能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的日子中,MH370的搜救工作会让澳洲政府颜面尽失。

为因应时任马来西亚首相纳吉(Najib Razak)的请求,阿博特任命前国防司令休斯敦(Angus
Houston)领导新成立的“联合机构协调中心”(Australian Joint Agency Coordination
Centre)以协调各国搜救。休斯敦本人在军界声誉良好,因此当时给人的印象是,新的援救行动可以从没有经验、不值得信任的马方那里,转移到有专业性的指挥人员手中。

马航MH370失踪10年,仅找到些许残骸。图为澳洲提供、用于搜索MH370的水下无人探测器。 图/路透社

就在10年前的此刻,澳洲海洋之盾(Ocean Shield)舰上由美国军方提供的拖曳声波定位仪,侦测到与飞机黑盒子所发射出讯号一致的讯号。当时总理阿博特率先向大众公布此一由澳洲领导的救援部队获得的成果,很骄傲地表示,我们找到黑盒子了!确实,经历了3月份的混乱时期,4月份的搜救行动拔得头筹,让参与人士倍受鼓舞。

关于这个“与黑盒子一致”的脉冲讯号,大约位在南纬25度、东经101度附近南印度洋海域,频率为每秒37.5KHZ。。救援队伍领导人休斯敦当时以谨慎乐观的角度分析。但在接受陈翡访问时,休斯敦并没有直接承认这就是黑盒子的讯号。他的模糊态度可能有其原因,往后就有专家指出,海洋中除了仪器可以发出类似的信号外,大白鲨其实也可以!

事实证明,阿博特总理的判断是错误的。就在他本人宣布好消息的一天后,阿博特又突然改口称,就算找到讯号,打捞机身还是要耗时很久,似乎要找台阶下。之后澳洲官方说词也是反反覆覆,一下说找到MH370的碎片,一时又说有待验证。

曾参与马航搜救计划的官员华灵(Peter Waring)表示,澳洲犯下两个战略错误。其一,澳洲交通安全局(ATSB)的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这个任务。一个普通的官僚单位没有如此行政能量来处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搜救行动之一。他表示:“即使ATSB满怀好意……它不是能够进行搜索的正确机构。”

其二,华灵认为澳洲搜救队伍根本在错误地点寻找飞机。“如果一直有人控制(飞机)到最后,那么搜寻区域与我们实际查看的区域应是非常、非常不同,”他也认为,人为失事的因素没有被澳洲政府考量当中,故整起搜寻工作根本是浪费时间。

最后,我们都知道了,这个以澳洲为首的团队在印度洋一处12万平方公里区域的搜寻行动,以失败告终。行动在2017年1月宣告停止,搜救希望破灭。

2015年马来西亚电视台报导预定搜索区域MH370的画面。 图/路透社

▌国际形象颜面尽失:“马来西亚,能”还是不能?

如果说澳洲的失败来自于野心太大,自大地不理会各种专家建言。那负责前期工作的马来西亚,其失信在于它从来没有认真应对外界疑问,使众人无法放心。

马来西亚,能!”(Malaysia

Boleh)是一种自马哈迪时期就给人们的信心口号,原先用于体育领域(注二),但随着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在国际舞台达到创举,这种骄傲感让全体人民乐见国家继续往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但这种态度似乎只存在于百姓生活当中,马来西亚政府在国际议题却总是表现出“不能的”。光马来西亚政府在事件发生第一个星期,就给世人非常糟糕的印象。例如以下几个让人困惑的细节:

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航班失联前驾驶舱与地面指挥塔之间最后通话内容的最新版本。最新版本是:“晚安!MH370”; 这与此前公布、并被广泛报导的版本“一切都好,晚安”差别不小。

事发的首几个小时,当胡志明市询问吉隆坡是否有联系到MH370时,吉隆坡回答他们在柬埔寨联系到飞机了。但胡志明市感到非常困惑,为何飞机会航向柬埔寨而没有通知自己,而且柬埔寨也没有及时通报这个消息?后来,吉隆坡又改口说,他们其实没有找到飞机,MH370出现在柬埔寨仅是“推测”。

最令世人感到不满的,是马方宣布飞机应在南中国海坠机,因此第一个星期全世界都卯足全力在此区域搜寻。当记者好几次提供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数据,并询问时任国防部兼交通部长,飞机是否有可能在印度洋行驶时,马方一再强调这是无稽之谈。直到13日才承认飞机最后讯号是在印度洋方向。

时任首相纳吉宣布,飞机失联是“蓄意人为”,但排除恐怖攻击。他为何有这样的定论,证据在哪里?如果不是恐攻,为何会被人为操控/劫机,官方同样没有说明。

上述各种混乱的情况确实给很多人不良印象,国防部长和民航局长在多次的记者会中,“不行”、“无法确认”、“无可奉告”等等回应。不可置信的是,有些资讯前一天是从部长口中宣布,但第二天记者再确认情报时,部长又改口说“不清楚”。

越南和中国第一时间批评,马方提供的资讯不足、且有一种顽强的不配合态度。为什么修改资讯?为什么一开始就不坦白承认外界的资讯可能正确?当全世界都在注视马来西亚的时候,“马来西亚,不能”是官方唯一的回应方式。

2016年马来西亚时任首相纳吉(Najib Razak)在记者会宣布找到MH370部分残骸。 图/路透社

▌国安危机与官僚怠惰

比起上述马方给人一种隐瞒的态度外,其最严重的失责,其实是差点引发严重的国安灾难!前述谈及的伊朗偷护照登记事件就是其一。

当记者询问,为何让持有义大利护照的伊朗人购买到机票时。一开始官方的说词是不能确定两人是否有被机场监视器拍下,后来内政部长说两人有亚洲人的特征,但一定是义大利人无误。事后当记者拿到机场监视录像,指两人就是伊朗人并找到其背景资料时,民航局局长却表示两人看来并不像亚洲人,暗示持有护照者的民族特征跟护照国是相似的。他也暗示记者种族歧视,质疑难道义大利人不可以是伊朗籍?又,马来西亚的海关,为何在验证护照和持有人士时没有起疑?官方检查护照的SOP是什么?种种疑点与官方反覆诡辩的闹剧,都让外界摸不着头绪。

另一方面,调查也发现马来西亚的军用雷达一早就探测到飞机从马来半岛西南方向飞去,但没有告知国际伙伴一事,除了显示官僚主义,更隐藏一个严重的国防危机──军方高层居然是在MH370已经飞出境外,才察觉飞机曾飞越北马五个州属。为何一班偏离原本航向,不在原定时间内出现在马来西亚北部上空的飞机,军方没有立即质疑机长的目的?有种质疑是,凌晨那位操作仪器操作的空军人员打瞌睡了!若属实也是三成可笑,七成可悲。

安华受访时表示,在他担任财政部长期间(1991-1998),批准了当时最先进的英国马可尼(Marconi)雷达系统。而且按照程序规定,面对这种不再原定航线而出现的飞机,军方需要在3分钟内介入,但在MH370事件却并无启动,可见国防漏洞之严重性。

此外,若飞机失踪真的是机长自杀式操作或恐怖分子劫机。那假设目的是要在马来西亚本土发动恐攻,依照军方的延迟反应,在吉兰丹、吉打、玻璃市或槟城等地施行攻击都没有问题。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飞机在北马坠落后,军方恐怕要在好几个小时后才发现曾有一架飞机在上空被监测到,相关讨论同样令马来西亚社会感到惶恐、心惊。

马航MH370失踪案一度曾令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紧张。图为马航MH370中国籍失踪者的家属,要求马来西亚政府更多作为。 图/路透社

▌事大而不为?

虽然说MH370失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首次规模的意外。但各国的危机处理能力都不会令后世的子孙感到身为人类的自豪。按芝加哥条约(Chicago Convention)作为国际民航条约,马来西亚作为签署方之一,并没有严格遵守附件十三的建议。当中说明一旦发生事故,负责调查机构应该独立进行,但随着事态严重,调查部门从民航部门转移到部长接手,故整起调查的可信度收到质疑。

面对各方指控马来西亚的不作为,当时执政党国会议员的辩护方式,就是强调这是人类史上罕见的危机,马来西亚则是意外被卷入的倒霉鬼。国防部长强调,飞机迟迟不能找到,证明这个搜救的困难程度。当你处理不了一件事情,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事太复杂了,这就是为人诟病的“马来西亚,不能”的态度。

中国籍家属虽然在这10年也自费自行调查,但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官方单位提供数据,那他们得到的私家调查报告有许多堪比惊悚剧,除了黑暗,就是阴谋论,甚至很可能是从那些为了诈领调查费的黑心人士提供。

稍微好转的情况,是今年马来西亚政府愿意重启调查。交通部长陆兆福3月3日出席MH370周年纪念活动时对外宣布,他已指示交通部邀请海底探勘公司“海洋无限”(Ocean Infinity)来马,以洽谈“找不到,不收钱”(no-cure, no-fee)的重启搜寻行动,目前正等待敲定会面。

10年寻觅,谜团重重,受难者家属的心未宁。期待科技的力量能突破迷雾,揭示真相,让等待的人得到安慰,还给世界一个真相与答案。

2024年马航MH370失踪10周年纪念仪式,民众在留言板上写下给失踪乘客的话。 图/欧新社

注一:报告书在分析越南状况时才提及“双方英语沟通不良”,但在分析马来西亚情况时,则不见这个提醒。

注二:它原是1993年雀巢旗下品牌美禄所使用的广告语。随后,马哈迪采用了这个标语,以激励国家实现2020年的愿景。1997年,随着M.
Magendran作为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马来西亚人,这个口号的魔幻力量开始展现,让马来西亚人相信自己可以所向披靡。后来的事迹包括,Azhar
Mansor独自航行环球;Abdul Malik Mydin横渡英吉利海峡等等。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