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蹂躏后的重生:回望欧洲地狱之行,一场20世纪的历史思辨之旅
2023-04-01 12:09:54
作者:黄哲翰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德国在1939年9月入侵波兰,此档案照片为当时一名波兰小男孩回家,蹲在废墟之中。 图/美联社

▌本文为《地狱之行:二十世纪欧洲百年史(卷一)1914-1949》(八旗文化,2023)推荐

作为2020年代的中文读者,要思考二十世纪两场大战的欧洲史,我们拥有比过去更丰富的资源,但就某方面而言,却同时也比过去遭遇更多意料之外的障碍。

这些障碍有一部分来自道德上的疲乏感。两次大战的苦难是如此巨大、对战后世界的形塑是如此深远,以致于任何历史书写都不可能不带有反省过去的道德意图。而随着相关议题出版与媒体资源的积累,再加上中文读者与欧洲生命经验的距离,对两次大战之黑历史的熟习,亦容易固化定型为某种概括式的反省,以及过度理念化的道德评断。与此相伴的阅读体验往往就是,相关书写中频繁出现的“浩劫”、“深渊”、“地狱”……等描绘灾难的形容词发生通膨贬值,让人对其所承载的重量逐渐冷感,而针对“法西斯”、“种族清洗”、“灭绝营”、“赤色恐怖”等关键字的警惕,仿佛也褪色成了老生常谈的说教。

思考两次大战之欧洲史的障碍,更多则来自当前危机重重的时局。从2010年代右翼民粹席卷欧美、资本与民主建制的正当性遭受挑战、到中国迈向极权扩张、乃至2022年俄罗斯侵乌战争对欧洲的震撼……重大变局接踵而至,浓厚的既视感每每令人无法不联想到1914年与1939年大战爆发前夕的历史发展。不少议论因此常诉诸历史的类比,例如将2010年代的右翼民粹潮与1930年代的法西斯运动互文,将新疆集中营与纳粹灭绝营做对照,又或是在军援乌克兰的争论中,和平派与军援派会分别诉诸一战与二战的教训而各执一端……等。

如此将历史与时局交相格义,一方面固然在急迫的时局下为公众打开了历史思考的意义与现实感,但也容易在不知不觉间让受众的历史视野被当前的时局所缩限,反倒削弱了借鉴历史的锐利与深度。

要绕过上述观史的障碍,大约可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尽量聚焦于史实细节,并克制与时事做互文联想,换言之,读者本身也该具备一定程度之严谨治史的意识,以便让两次大战的欧洲史自己说话。其二则是尝试鸟瞰这段历史过程,去厘清两次大战前后欧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大众心理所交织出来的大局脉动。据此,我们不必过于排斥历史与时事的类比,因为互文对照的是脉络而非抽离脉络的个别事件、或是个别行动者的作为。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