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豌/《我不是幸存者》:在纳粹集中营出生的妈妈和女儿的和解之旅
2023-03-13 15:01:35
作者:​废除死刑推动联盟TAEDP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示意图。 图/作者提供

让创伤停在这里,尝试化解代间传递

在谈论暴力、贫穷、创伤等相关主题时,代间传递是社会学者和助人工作者都非常关切的现象,指的是家庭成员藉由共享的基因和社会环境,因而跨世代的连续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创伤的代间创伤最开始就是在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身上被发现,上一代的创伤会被传递到后代身上,幸存者的子女也有高比例有精神照护的需求。

被以幸存者方式教养长大的孩子,如何能逃脱这样的代间传递呢?“你所熟悉的一切是你所知道的,你所知道的会决定你的行为模式。”
片中幸存者母亲和女儿分别对子女有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女儿很努力地在避免重蹈覆彻,她在觉察后试着“拿回”(take
back)自己在教养里的主体性,“这是我以前被告知的一切,但我不喜欢这样,我要找出不同的诉说方式来告诉我的孩子。”

她希望能和孩子之间有更亲近的关系,让孩子有更健康自由的情绪感受,希望孩子能在正常的童年长大,可以不需要知道有儿童在纳粹大屠杀中过世,希望创伤就此停止,不要再传递给下一代。

对此,母亲的回应让人深深感觉到,她们是如何在创伤知情的路上前进了好大一步。也许很多固有的反应仍然会自然显现,但她们多了更多资源和力量来看见自己为何如此,进而能一次次转换视角。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