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美博士自杀身亡 竟是被导师逼论文造假?
2021-02-26 09:42:21
来源:GBK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20个月前,一个博士生因为导师的要求,逼迫学术造假,最后论文中了顶会,但这位博士还是选择了自杀。

目前, ACM和 IEEE联合调查委员会已经结束了这一事件的调查,给予了史上最严厉的惩罚:

十五年内,涉事情节严重的人员不得在 ACM相关期刊上发表任何学术成果。

不承担任何评审、编辑或项目委员会职责。

十五年内,涉事情节严重的人员不得在 ACM相关期刊上发表任何学术成果。

不承担任何评审、编辑或项目委员会职责。

调查结果公布后, ACM董事长也致函向这位博士的家属通报调查结果和处分决定。

目前,涉事高校(佛罗里达大学)发表声明,宣布将就此事展开调查,但尚未公布调查结果。

2020年11月,这位导师还在代表学校作学术演讲。

2021年1月份,涉事论文被撤销。

但在 ACM发表这一声明后,撤回的论文仍然显示在这个导师的个人主页上。

一、长达20个月的调查

在ACM发布的这份声明中,有两项非常重要的结论:

·有明确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调查中的涉事人员通过反复分享与提交材料相关的评审者姓名和评审者分数,故意违反ISCA-2019同行评审程序。委员会还确定,这些人串通起来,要求其他人起草资料,并将其张贴在会议的审查系统中,以支持提交的资料。

·尽管这位博士已经意识到论文存在严重的问题,并多次在工作报告中表达了担忧,但这位导师迫使他继续发表论文。

以上研究结果,与该博士当年遗书中的陈述基本吻合。

但一些涉案人员仍然对结果有异议,并且已经向 ACM主席提出上诉。经过考虑之后, ACM主席加布里尔·科茨最终决定维持 ACM委员会的裁决。

此文件中所列举的所有结论,都已经是最终的决定!但据文件描述,这样的结果却需要20个月才能见分晓,过程也可谓一波三折。

二、最初的投诉

时间线拉回到2019年6月。

那时候,这名博士的自杀事件已经引起了舆论的轰动,有人联系 ACM和 IEEE,要求调查此事。

这些指控包括可能的学术不端,学术欺凌,违反审稿人保密规定,以及在审查过程中的不正当影响等等。

但是,该声明称,“当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实匿名投诉。因此,调查委员会于2019年12月终止了这一事件的调查。

三、二次调查

2020年1月, ACM发现了更多关于这一事件的证据,包括:

·初步调查期间没有未被约谈的证人。

·一个匿名博客作者在一个公开网站上发表了有关 ISCA 19检查程序可能违反规定的证据。

这就为此事件的调查,提供了第一个可核实的证据,其中包括会议的机密信息,例如提交论文的细节、审稿人的评论和作者的姓名等,这也证明了会议的双盲同行审查程序遭到了破坏。

在2020年2月14日, ACM和 IEEE公开宣布成立 JIC公司,以深入调查此事。

为保证公正,JIC的成员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排除相关利益冲突者,还聘请外部法律顾问等。

2020年3月19日, JIC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从那以后到10月初, JIC定期向“共同体”提供最新进展情况。根据声明中的陈述,JIC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800多个小时的证据收集、访谈和证据分析。

四、最终决定

到了2020年9月, JIC提交了有证据支持的最终结论。2020年10月,还多次举行会议,介绍、研究并讨论了报告中提出的证据和结论。

同年10月29日,委员会召开了一次执行会议。

在这次会议中,会议期间,对现有证据进行了审查,并一致提出了上述的建议结果。

这位博士去世后,在为其发声的网站上,有人发表了一篇名为“不诚实,冷漠,有毒害的文化”的文章。

这篇文章抨击ACM声明中的一个决定为“最可悲的结论”:

现在有明显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 HPCA ‘ 19违反了审查人员的保密规定,而ASPLOS ‘ 17在调查中是偶然发现的。

文章认为,ACM并非首次对学术不端行为作出承诺。而这类有组织的学术欺诈行为,至少从2017年起就已经存在。

换句话说,这位博士在自杀前至少经历了两年的学术欺凌,虐待等等。从本文中不难看出,与 ACM的结论相比,更大的失望来自参与此事的佛罗里达大学。

ACM这份声明,发布已经半个月有余。学校没有进行回应,涉事教师仍然在工作。除 ACM主席的来信外,该博士的家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学校得到任何消息。

就在事件发生后,佛罗里达大学及相关院系的做法,令这篇文章的发布者感到震惊。

悲剧发生之后,这位发信人被电邮要求“立即撤消,停止传播,并澄清网络上的虚假消息”。否则,相关的人将面临法律起诉和司法责任。

五、其他的声音

调查结果发布后,不少学者、教授在认可这一调查结果的同时,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质疑最多的一点是,为何调查结果没有公布加害者的姓名。

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 Nicolas Christin认为,这一惩罚力度还远远不够。处罚无疑是正确的一步,但是为什么没有在官方报告中提到“罪犯”呢?

学术界是关乎声誉的。

仅仅禁止15年的论文发表是不够的,强迫学生的人永远都不应该再接近学生。

事件回顾

最后,再来简单回顾这一学术造假所造成的悲剧。

2019年6月13日,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研究生 HuixiangChen自杀身亡。在此之前,他发表的一篇论文刚刚入选 ISCA 2019计算机架构国际研讨会。

一位自称是陈的朋友的 Quora用户 MikeChad Dicic说,他本可以在今年七月毕业,但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导师的态度和论文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都让陈感到心神不宁。

2019年6月29日, Medium用户 HuixaingVoice发表了一篇博文,将陈的前女友的聊天记录和遗书公之于众。

文章显示,陈的导师纵容论文造假,甚至威胁他伪造论文,并拒绝撤稿。陈认为,这样的文章会对自己的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从遗书上看,发表出去的学术论文并不严谨,但又覆水难收,因此他将面临名誉扫地,事业前途渺茫的困境,进退两难之下,这位博士最终被逼上绝路。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