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2020-09-12 09:46:08
来源:黄泥巴光影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图片上这位老人叫徐光统,今年74岁,家住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下金山农村,见到他时他正拿着刚出窑的“泥茶壶”说:天气持续炎热,这专盛凉白开的泥茶壶卖的也火了,做的赶不上卖,今年要烧制第十窑了,破了历史记录。【拍摄于2018年7月】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徐大爷说的“泥茶壶”,是选用优质粘土做的胎坯烧制而成,不上瓷釉,胎质自然,烧成后茶壶通体黝黑,显得十分古朴庄重,由于壶体圆滑,像个西瓜,农村人平时喜欢叫它“西瓜壶”。

他说:“西瓜壶”之所以受老百姓喜爱,它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存放的凉白开水喝起来明显感觉凉爽,再一个是存放凉白开水时间长,大热天放个六七天都没啥问题。

这是啥原因?大爷解释道:“西瓜壶”因为不上瓷釉,浑身遍布无数肉眼看不到的细微毛孔,与外界相通,茶水通过这些细孔不断向外蒸发,蒸发的过程带走热量,因而降低了壶内水温。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大爷说自己祖上就是“玩泥巴”起家的,自己12岁那年开始跟父亲学,现在已经60余年了,刚开始学时就是从这揉泥开始的,别看这揉泥粗糙,其实这是关键基础,把泥揉不好,对拉坯很有影响,多年来在这点上不敢含糊,从采集粘土到处理干净,层层把关,环环相扣。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老伴是他制作“西瓜壶”的忠实搭档,他说一个壶制作下来从黏土采集、处理纯净、练土、拉胚成型、装饰、安装部件(手柄、壶嘴等)、晾干、入窑烧制等多道复杂工序,很费人工。

他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实用的泥茶壶、药罐子等陶制品曾是众多家庭的必备品,那时作为手艺人还很吃香,老伴就是奔着我是个手艺人才嫁过来的,没想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我这个“玩泥巴”的,就“吃”了一辈子土。

这十多年来,由于这手艺活干起来累人,不干净,还收益低,年轻人都不愿干,不少制壶的同行放弃了,还是老伴忠实,坚定不移地支持我干下去。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坚持下来就是胜利。现在同行干的人少了,竞争也少了,收益也相对好了一点,大爷的老伴就动员儿子、孙子一起干,两个孙子听爷爷说这是“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项目”,便对“泥茶壶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儿子和孙子的加入和帮衬,使泥茶壶制作在质量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徐大爷说:儿子把绘画一些元素加入到茶壶的制作中,不起眼的泥茶壶配上精美的花纹后,有了时尚的味道,生产规模由此扩大了很多,销量也一下子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每窑可烧制300只茶壶,正品率达到95%以上;一年烧制8到10窑,按每只平均售价30元,一年下来的收入还比较满意。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放暑假时,两个孙子也主动跟爷爷学陶艺,这让徐大爷心里满是欢喜,感觉后继有人了,老手艺在他这一代能够传承下去了,干起来更有劲头了。

7旬老人“玩泥巴”60年,做的“西瓜壶”成抢手货,啥情况 

听了大爷的介绍,看了他“玩泥巴”的过程,感觉这“西瓜壶”它承载着民间一种文化,反映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一种智慧,作为一种生活器具,更是一种质朴生活的记忆。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