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永久的悔是什么?
2019-07-07 08:09:42
作者:庄沈文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前不久,国内一段微博上的视频,刺痛了无数海外华人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

视频中,一位80多岁的老人正在立遗嘱。当被问到遗嘱分配时,老人表示,房子留给两个女儿,已经移民加拿大的儿子,一分钱也不留。

老人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原本在很多观念传统的中国家庭里,儿子总是被父母寄托了更多的希望、给予了更多的偏爱,但是,面对镜头,老人表示,儿子出去工作以后,就移民加拿大了。他跟我们已经断绝联系了。他妈死的时候,他都没来。现在他早就已经不是中国人了,我留给他干什么,他也不管我们。

 

镜头里,老人的情绪看似淡淡的,没有气愤,没有怨恨,但在老人的内心深处,他对这个移民加拿大的儿子,早已万念俱灰、彻底失望。 

那个被老人深深怨恨的儿子在视频中并未现身,他在异国的处境、他的苦衷无人知晓,但无论如何,他移民加国以后,竟然断绝与父母联系,甚至在母亲去世时都未能为她送上最后一程,也难怪老人如此寒心了。

从这段视频,相信大多数海外华人想到的并非老人立遗嘱时对儿子展现的绝情,而是从中窥见了那些仍然留守在国内父母的苦涩和辛酸。

作为大多数第一代移民,出海外打拼异常艰辛,而我们有些父母在情感上也经受着远离子女,甚至感受被子女漠视、抛弃的痛苦。

有人说,父母在送子女移民出国的那一刻,就已经失去了他们。这话虽然有些偏颇,却也道出了一些父母极度迷茫的心理。

曾结识一对移民夫妻。他们虽然没有像上述那位被老人怨恨的儿子那样,出国以后断绝了与父母联系,但却同样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怨恨。

十多年前,为了下一代,这对夫妻携带女儿在温哥华登陆了。

这对夫妻并不富有,几乎是白手起家。刚登陆温哥华时,他们摸遍兜里仅有2000加元。由于条件有限,起初他们只能租地下室居住,一家三口吃喝拉撒睡都挤在一间狭窄的房间里。

安顿好女儿上学的事宜之后,这对夫妻从此开启了在温哥华的打拼生涯。

这对夫妻,丈夫在国内是学机械的,妻子是学医的。刚到温哥华,丈夫英语水平尚可,他在一家西人汽车修理厂找到了一份修理汽车的工作。妻子英文水平一般,开始只找到了一份家庭保姆的工作,边打工,边学英文。

后来,妻子不肯安于现状,在做家庭保姆的同时,又贷款在大温地区一家学院学习护理专业,终于在一家医院做上了护理工作。

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这期间,他们也曾遭遇过layoff,但他们谁都没有享受过一丁点儿EI的待遇,便迅速踏上再就业之路,因为生活的各种负担、妻子的学生贷款、女儿上大学的费用等等,不容许他们停下脚步。他们像滚石上山一样,不敢有片刻的停歇或喘息。

在此期间,他们也始终牵挂大洋彼岸日渐老去的父母,也总有归心的期盼。可是,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回国看望父母。

十年之后,机会终于来了。只是这机会对他们是那么的冷酷和无情。

先是妻子获悉母亲病重的消息。她匆忙请假,买了回国的机票。她下了飞机,又坐车辗转赶到母亲住院的病房。她满含愧疚地走近母亲的病榻,瞥见已经明显苍老和消瘦的母亲,想告诉母亲女儿回来看你来了,不料,母亲却用虚弱的力量转过身去,不想面对她。这一刻,她明白,母亲在内心深处是怨恨她这个做女儿的。

妻子只请了一周的假,便匆匆赶回来上班。她回到温哥华不久,就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听到这个消息,她泪流满面,觉得母亲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原谅自己。

此后不久,丈夫也得知父亲病重。他急忙张罗请假、买机票,办理回国的签证,那时他已入加拿大籍。可是,还没等签证办下来,家人告诉他,父亲已经撒手人寰。

5T4WDG46V2_small.jpg

父母生时未能在其身边尽孝,死时又未来得及为其送终,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经过十多年的奋力打拼,如今,这对夫妻在大温早已不再寄人篱下,而是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屋,女儿也从多大毕业,学有所成。即使如此,他们对父母那份深深的愧疚之情却永远难以消除。

国学大师季羡林6岁就离开母亲,还未等到他大学毕业,母亲就永远地走了。他在望九之年写了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文中写道:“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人生不可能重来,但他晚年对母亲的疚悔之情却跃然纸上,溢于言表。

人生来来往往,哪有来日方长。对大多数华人来说,选择了移民这条路,已没有回头路可走。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孝要趁早,尽可能别让那些仍留守在国内的父母寒心、失望。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