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开闸放水4万亿,房地产又要起飞了?
2018-07-31 04:11:45
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编者按:7月28日北京时间晚上8:20,百度网首页推荐新浪一篇匿名奇文《央行开闸放水4万亿,房地产又要起飞了?》。该文指出,中国债务违约严重,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都以垮掉,全国25个省财政巨额亏空。文章说:“目前来看,中国经济早已毫无退路了,房产价格严重泡沫、汇率摇摇欲坠、贸易战烽烟四起、全社会负债进入庞氏局面,企业、地方、金融雷声滚滚,居民囊中羞涩,整个社会都没有空间加杠杆了。经济危机到来。”中国官方严格控制的网络媒体百度推荐新浪的匿名文字,宣布中国经济危机爆发,令人震惊。

央行开闸放水4万亿,房地产又要起飞了?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人民日报更是口风大变,向市场投放了一个重要消息: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7月23日各种重磅炸弹纷纷投下。央行投放5020亿MLF,这是创造MLF后的最大规模的投放,结合近期,监管层齐齐发布了资管新规执行细则、理财新规,这都是给货币政策松绑。

哪家日子都不好过

今年来,债券违约事件达到27起,违约债券达27只,涉及债券余额283.87亿元,包括15个发行主体。P2P平台更是接连爆雷,7 月以来,已经有 151 家 P2P 公司跑路、清盘或者逾期,股市触及上一波救市的2850点。

除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企业也频频出现问题。过去靠借债为生的企业开始频频出现问题,无论是海航集团、万达、盾安都是典型的例子。企业不好过,欠债不还钱,因此银行业也是忧心忡忡。

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在2019年将可能上升至15%,这将严重超过警戒线10%。这样的不良率,放在全世界,都是很惊人的。近期来,贵阳农商行、山西侯马农商行、修武农商行、山东邹平农商行、大连农商行等农商行都频频爆出资产不良率飙升,商业银行也面临不容小觑的危机。

再来看看拉动GDP发展的三辆马车的情况。

消费方面,今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低位引起重视,到了6月,消费增速也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善。

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速降至9.8%,投资增速创下6%的历史新低,其中唯有地产投资增速相对较高,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增速均持续低迷。

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增长5.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3.9%。其中,6月对美出口增长3.8%,增速下降23.8%。

可以说,三辆马车都已经垮掉了。甚至有人荒唐地提出将“医疗、教育、养老”当成提振内需的三辆马车。可想而知,中国经济差成什么样了。

最后来看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情况。

今年上半年,除了个别省份,其余25省财政都是巨额亏空,财政缺口达数万亿。虽然今年上半年卖地收入达到26941亿元,同比增长43%,但也弥补不了财政缺口,毕竟地方债务高达40万亿元。正因为财政收入缺口太大,所以我们就看到安徽的教师、湖南的公务员、河南的警察,还有黑龙江的广电都掀起了一阵讨薪的风。命悬一线,经济减速的压力已无争议。

债务逼死人杠杆难再加

2017年,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6年的239.7%上升到242.1%,上升了2.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新兴经济体193.6%的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很多发达经济体。

从政府债务来看,截至2017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16.47万亿元,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76.5%。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13.48万亿元,我国政府债务29.95万亿元。

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称,中国的地方债大概是40万亿,但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想还债的,甚至许多地方连利息都还不起。

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来看,企业债务(主要是国企)明显偏高,已占GDP总量的167%,远远超过红色警戒线。虽然民企的杠杠率相对比较低,但央妈放水,水一般都流向了亲儿子那里,民企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

在居民部门负债率方面,以居民债务/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测算,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居民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超越美国的108.1%。从上面可以看出,如今,无论是地方政府杠杠率、企业杠杆率,还是居民杠杠率,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高位。

于是通过连续降息5次、降准6次,以PSL贷款为资金来源的棚改货币化横空出世,为三四线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定向水源,开启了一场房地产的大牛市。

目前来看,中国经济早已毫无退路了,房产价格严重泡沫、汇率摇摇欲坠、贸易战烽烟四起、全社会负债进入庞氏局面,企业、地方、金融雷声滚滚,居民囊中羞涩,整个社会都没有空间加杠杆了。

经济危机到来

如今,放水的按钮,成了人们闻之色变的魔头。其实,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场债务危机。当借新还旧无法持续,撕口便会越来越大,债务违约面积会越来越大,便形成一次明显的经济危机。

无论是1994年墨西哥危机,还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再或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均是因为过度负债,再加上内外部套利者,形成羊群效应导致的。

中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是集权经济。通过行政手段可以迅速限制产能,将企业、政府的杠杆转移到居民部门,同时政府给国企背书避免了信用违约。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出现严重背离。

欧美经济都处于强势复苏轨道,美联储加息缩表的步伐清晰。反观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进行货币放水,必然带来资本外流的风险。在这不到半年时间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从6.25上涨到今天最高位时触及6.84。

在内忧外患下,中国经济正在面临更严重的下行压力。所以,我们看到央妈和财政部上周互怼了之后,又开始修复感情合好,共同放水。

继续放水,或许可以缓解当前的困境,但长期看破坏力更大。毕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寅吃卯粮以债为生的模式,终有一天会以更大的破坏力出现。

今年3月份央妈MLF操作4325亿元,4月MLF操作3675亿元,5月MLF续操1560亿元,6月MLF操作6630亿元,7月13日MLF又续操了1885亿元,昨天MLF也操作了5020亿元。这么一算,今年以来,央行MLF操作至少有2.3万亿元。

同时,央妈今年以来还进行了三次定向降准,1月份释放4500亿元,4月份释放4000亿元,6月份释放7000亿元。三次定向降准,一共释放了1.55万亿元。

MLF加上央妈降准释放的资金,一共3.86万亿元!!!!我这还不算那些逆回购还有央妈其他短期投放的资金哦,加上去的话4万亿元绰绰有余!现在有一件事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了:明年开始,全国人民共同喜迎物价全面上涨。

我们可以看到,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意图十分明显。

回顾央行货币政策基调,发现上一次“合理充裕”,还是2014年四季度到2016年三季度的事:

2014年12月-2016年9月,基调为“合理充裕”或者“充裕”,货币政策宽松,房价加快上涨;

2016年9月-2017年9月,基调为“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紧缩,房价增速回落;

2017年9月-2018年6月,基调为“合理稳定”,货币政策边际放松,房价上涨放缓;

2018年6月,基调为“合理充裕”,房价?

近5年百城住宅价格涨幅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在中国货币政策语境中,没有出现过“宽松”这一说法,“充裕”这个用词其实就是“宽松”的替代,“合理充裕”介于“定向宽松”和“宽松”之间,实际上就是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在货币政策放宽后,市场流动性资金瞬间暴增,房产作为目前优质投资品,不可避免的会成为热钱的第一去处,这也是前两轮楼市暴涨的基本逻辑。

再加上人民币加速贬值,现金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为数不多的能抵御通胀的房产成为投资首选,一切像极了五年前楼市暴涨前的情况。

不过,现在和前两轮房地产暴涨之前,唯一的不同是,现在的限购政策和贷款条件十分严厉。

第三轮房地产暴涨是否会如期而至?我们只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严厉的限购政策和贷款条件能否把热钱挡在房地产外面?

如果热钱不涌向房地产又能够去哪呢?

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房地产持续高热困境的破局

老百姓热衷于房地产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持续二十年的高通胀,让每个老百姓都切身感受到“钱在发毛”,从而产生了“投资而去保值增值”的根本性冲动。高通胀一方面是因为强制结汇导致的输入型通胀,更关键的是政府太有作为,通过高房价从老百姓那里预支了太多的未来税收——高房价背后的高地价本质上是一种“过头税”。

输入型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通过高进口关税抑制了国民对进口货品的消费,中国的国际贸易严重不平衡,出口的多,进口的少,宏观上让中国成为资本的尽流入国。老百姓消费进口品少,你让老百姓拿着庞大的出口利润发的工资不买房子该去买啥?

中国房地产高热的病因是政府“有所作为”的冲动,通过推高房价从老百姓那里获得“有所作为”的资金。解铃还须系铃人,根本还是在于政府要找到新的资金来源去支持“有所作为”的冲动,否则,教导老百姓是没有用的。表面上的抑制房地产发展也是不会有效果的,因为“有所作为”的动机驱使政府获取大资金,而房地产是地方政府几乎是唯一的可以依靠的大资金来源。国内估计只有深圳一个城市有资格敢说可以不依赖土地财政,其实深圳还是依赖土地财政,因为政府这样来大钱快且容易,收税成本高且麻烦。

中国缺乏痛定思痛的经历。中国从1978算起,四十年走过了美国差不多200年的历史同期发展历程,看历史美国可是发生过好几次的系统金融大危机,而我们还没有过。打个比方,美国曾经经历过刨腹断臂式系统经济危机,中国在这四十年里不过是一直有严重的痔疮而已,别看举国上下这么多年一直对高房价哼哼唧唧,依然是该喝喝该吃吃,经济大发展,老百姓生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需消费GDP占比不断提升,中国全体对系统性经济危机还缺乏真切的刨腹断臂的阵痛与反思。过去二十年,所有“超前消费”的房地产资产购置都因为随后的房价一波一波的暴涨而被“填平”,政府每一次的规劝都“不相信政府的人暴富,相信政府的人错失低价购房机会”,这个由政府“挖的坑”应该怎么填平?

我7月28日刚刚做了痔疮手术,小手术而已,28天就康复的差不多又可以活蹦乱跳也算是超快康复,但其中头14天那种生不如死的术后体验让我心灵极度震撼。我坦承那种痛苦时候即便是要我告诉你我的银行卡密码我也招了。我深刻地意识到,失去健康的痛楚真的让一切都变成是浮云。我当即决定戒酒,把家里冰箱塞满满的啤酒全部送人了。手术的痛苦教育了我,效果远胜说教,深刻反省了原来巨大的痛苦都是平日里点滴的自我放纵累计起来的。只有当痛苦真的降临的时候,你才会真的动心忍性的感悟平日里那些自我放纵的快乐真的是不值一提,是没必要,而且是真的没必要。我决定从此平日里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你的健康,还是你做主,不从自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指望医生高明乃是下下策。小手术小领悟,大手术大领悟,反反复复的手术带来反反复复的领悟,欧美的房地产市场就是这么反反复复的经历痛楚之后历练出来的“理性”。

中国政府如果不想办法自我克制,让老百姓始终心里有通胀预期,那么中国的房地产投资热不可能根本性的得到缓解。

美国佬是从一次一次的系统性经济危机中学会的理性,中国上下到目前为止一次系统性经济危机还没有经历过,所以中国房地产持续高热也很正常,因为我们不相信我们会得病,正如我们平日饮酒作乐时候的自我安慰一样的道理。中国需要一次系统经济危机的阵痛来教育上下,如果一次不够,那就来两次。

阴在阳之背(面)不在阳之对(面)。今日中国虽然处于处于大发展时期,但系统性经济危机也已经同步势如累卵地堆积到了很高的水平,我预计2025年之前会来一次,希望只是割痔疮而不是刨腹断臂。那之后,我们会再次意识到我们的渺小,我们会更加敬畏经济规律,我们会更加理性的克制自己日常的行为。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