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史上最惨恐攻:235死,40枪手屠杀西奈清真寺
2017-11-24 22:39:18
来源:联合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清真寺外成為血海,寺內則停滿死傷村民。 圖/歐新社清真寺外成为血海,寺内则停满死伤村民。 图/欧新社

 

拉達清真寺外。 圖/歐新社拉达清真寺外。 图/欧新社

 

 

▌背景说明:埃及火药库,反抗开罗压迫的西奈半岛

 

 

在历史认同上,西奈半岛其实并不属于“埃及”,一直到英国入驻埃及后,为确保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安全,西奈半岛才于1906年被并入埃及行政管辖内、自此成为大埃及的一部份。之后,又因连年冲突,经济难有发展,并成为以色列-阿拉伯纷争的南方前线,甚至在1967-1982年间受到以色列的军事占领,而全面“要塞化”。

 

而1982年回归埃及后,埃及政府对于西奈南部大兴土木、积极建设观光产业。然而这些建设并没有反馈给西奈的本地居民。

 

西奈半岛上约有6成的人口属于游牧的贝督因部落,这些贝都因人随季节迁徙,不受土地限制;但中央政府在西奈半岛南端的开发,不仅剥夺了游牧部的传统牧场与移动路线,开罗当局甚至鼓励“本土”居民前进西奈屯垦、投资,各种观光、土地建设、公职职缺也都以新来移民为主,地方的基础建设也以“观光目的”为首要优先,在地的部落不仅分不到观光资源,地方经济的急遽转型也直接威胁传统部落的生计。

 

在地方发展受限的状况下,西奈半岛的贝督因人也发展出出独特生存模式。利用西奈半岛“亚非入口”的地理位置,各种人员、商品、甚至武器的走私,也在半岛上往来流动;特别在阿拉伯之春后,来自利比亚、埃及等地的各种军火流动更见频繁,配合政局的动荡,也让西奈本地的反政府武装更发强悍。

 

资源分配的不均,与本地传统经济活动的压抑,种种条件也让地方部落加入极端组织、走向对抗中央的躁动之路。因此,西奈烽火才成为埃及军政府,当前最头痛的国安问题。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