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表 人民币面临长期贬值压力?
2017-09-24 09:22:10
来源:新财富杂志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人民币必然贬值?一个时代正式宣告结束了

 

理财与信托将是未来的灾难之地

c834e801bd88686578e7c7a3313465dd.jpg

美联储公布最新的议息会议结果:

保持利率不变,并从十月开始削减资产负债表。同时预期今年仍将加息一次,明年加息三次。

我知道很多同学根本看不懂这些玩儿,如果对”加息”还有点概念,那么对”缩表”,肯定很多老铁都是一脸懵逼。不要紧,看完文章,保证你豁然开朗,开心得会笑粗声来。

01

从2015年开始,美国央妈加息已经四次,但开始缩表,则是首次。

时间倒回9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彼时美联储为了挽救危机,迅速将利率下调至零,但并无卵用。随后便开启了浩浩荡荡的量化宽松(QE)的货币政策,引领了全球货币超级宽松的十年。

然而,历史上的货币政策,总是和经济金融周期一样,宽松和紧缩交替出现。就在今天凌晨,美联储宣布正式启动缩表,这意味着美国过去十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加速转入紧缩。

更重要的意义是,这也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政策,也将跟随美国央妈,加速退出。

 

因此,一个时代正式结束的说法,毫不夸张。其深远影响,不是现在我们就能完全料到的。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再来看这个起点,才会发现它的历史性标志性的意义。

历史上,美联储启动缩表后快速收紧货币,曾导致了包括但不限于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风暴,以及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等一系列经济”硬着陆”,此次情况会历史重演,还是会全然不同,且行且看。

02

三张表

这一部分才是本文的重点,所谓的科普时间。

经济分析的结论往往都不是完全可靠的,尤其是宏观分析,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能完全搞对,大家追求的都是概率的结果。为此,我一直倡导同学们不要轻信任何一个经济学家的结论,你需要关注的重点是数据,逻辑和论证过程。

当然,要关注这些东西的前提,是你得懂基本的经济金融常识,比如你看大家讨论缩表讨论得很欢脱,但你连啥是缩表都不知道,你当然只能看大家装逼了。

缩表的表,指的是央妈的资产负债表,英文叫Balance Sheet.

以小明的包子铺为例。

我开这个包子铺肯定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是所有商业活动的终极目的,为了表达这个目的,我们有了小学就学过的第一个基本等式:

收入-成本=利润。

好比说,小明包子铺今年卖了100万的包子,成本是80万,那利润就是20万。

100万-80万=20万。

这是什么呀,同学们?这是一道最简单的小学应用题。但它其实就是小明包子铺的利润表!

可是,包子不会凭空产生,我得租个店面,购置设备,买原材料(面粉、肉、菜什么的),还得请人。这一切都需要什么?都需要钱是不是!

比如说,我为了要把包子铺开起来,需要投入100万,这100万用来干嘛呢,就是做以上这些事:租店面,买材料,买设备,招人,等等。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我自己只有50万,所以为了完成包子铺的伟大梦想,我向我爹地借款50万,这样就能保证包子铺开张运营了。

经过以上简单得白痴都能看懂的分析,我们发现,我为了要通过卖包子赚钱(赚取利润),首先我得投入资源,这些资源,是我产生收入的基础。它们的货币化表示,即是小明包子铺的资产。

资产的意思,就是一个公司用来产生收入的资源总和。它按照来源,可以划分成自己的,和别人的。或者叫,自己所有的,和借来的。于是我们有了第二个基本等式:

我开设包子铺的资源总和=我自己的+我借别人的。

我投入的100万=我自己的50万+我借爹地的50万。

在财务上,给这个等式里的各项换了一些装逼的名字:

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也就是 自己的+借别人的)

以上这个等式展开,就是会计上的第二张重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也即是我们讨论的美联储缩表的那张表。

简单地说,资产负债表,表达的就是一个公司的资源,按照来源来分,可以分成自己的,和欠别人的。自己的叫权益,欠别人的叫负债。

当然,这其实只是一个划分的标准,实际上的资产负债表,除了按照来源,另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是按照流动性好坏来分,这个细节就不展开了。

无论是资产负债表,还是利润表,它们记录的经济活动,都是按照经济和商业本质来对应,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隔壁老王是个穷人,每天在我包子铺买包子,但是从来不给钱。半年下来,欠了我的包子费5000块。那这5000块算不算我的收入?

从现金的角度来说,我一毛钱也没收到,所以它不应该算。

但是从经济和商业本质上来说,包子给老王吃了,他也有义务未来偿还这5000块,我事实上也形成了对他的追偿权。因此,这5000理所应当算着我的收入,只是暂时还没收到现金,需要用一个中间账户来过渡,这个中间账户就叫”应收账款”。等到老王把钱付上时,应收账款就消失了。

再比如,我买了个锅炉,现金立即付出了10000块。公司的现金马上就减少这么多。但是从经济本质来看,这个锅炉可以用10年,之后每年都不必再付钱。所以平均看,这十年每年的成本实际上只是1000块,而不是10000.这就是会计上所谓的折旧。

总之,你会发现,按照经济和商业的本质来处理每笔商业交易,和按照现金在口袋里流进流出,在很多时候是有差异的,有时这种差异需要长达十年才能弥补,有时永远也不能消除。前者在会计上叫暂时性差异,后者叫永久性差异,它们的存在,对公司的利润表,纳税等,都会有广泛深入的影响,这个逼我今天就不装了。

为了处理现金流入流出和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表达的经济本质之间的差异,于是就出现了单独的一张报表:现金流量表。它的含义很简单,就是把企业的每笔交易,按照现金流入流出的角度记录下来。

比如,老王欠我的包子款,全是赊账,我在利润表上和资产负债表上分别会计入收入和资产项(应收账款),但是在现金流量表上,不会做任何处理。

至此,一个企业的商业经营活动,就完整地数字化呈现出来了:

利润表-表达的是商业行为的终极目的:赚钱!

资产负债表-表达的是为了赚钱,我所能动用的资源及它们的来源。

现金流量表-从现金流入流出而非商业本质的角度对前两张表做出的补充。

怎么样,大学里起码要学两年的财务分析,我一篇文章就全给你整明白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又惊喜又意外?那你转不转发,嗯?

三张表之间其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但今天不打算讲它们的链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们的训练营,里面有更详细的展开说明。

03

扩表与缩表

缩表其实对应的是扩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和扩张。

回到小明的包子铺。我有100万资产,包括50万自己的权益,和50万借来的负债。

假设第二年我要新增包子的产量,于是向银行贷款20万,用来购买锅炉等设备。于是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

资产总量+20,负债总量也+20,而权益部分不变。也即是变成:

120=50+70.(以前是100=50+50)

这就叫资产负债表的扩张,简称扩表。

反过来,等到第三年,我归还了一部分银行借款,比如10万,那么资产负债表变成:

110=50+60.(以前是120=50+70)

资产减少,负债也减少。这个过程即是资产负债表缩减,简称缩表。

对于各国的央妈来说,本质上,它们同样拥有和小明包子铺一样的资产负债表,只不过他们的资产负债的项目和一般的商业企业不一样。

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是黄金、外汇、持有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等)。负债则主要是发行在外的货币。现代货币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基于政府信用背书的国家对人民的一种负债。

在此前讲货币派生时就提到,现代央行发行货币,通常以政府债务为锚。例如在美国,美联储发行货币,通常是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进行,详细过程不赘述。

央妈购买资产(例如国债),对应的负债就是发行货币。这一过程即同时会增长央妈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如国债)和负债(发行的货币)。

央妈们一开始购买的资产都是信用评级最高的国债,但是在非常时期,如金融危机时,国债根本不够,于是开始降低标准买商业债券。例如美联储购买的大量的MBS.日本央妈更夸张,丧尽天良地买了很多股票!

央妈们买买买的过程,即是通过购买资产,释放货币给市场。前者增加表上的资产,后者增加表上的负债。这就是所谓的扩表的过程,又被叫做QE.

在非常时期,央妈通过这样的手段,往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同时,也支撑了资产的价格。当危机中各种风险资产价格都在狂跌时,谁有能力成为终极接盘侠?只有央妈!

然而,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因为这意味着市场里被注入了大量的货币,它带来的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资产价格的泡沫,或者叫通货膨胀。

一旦经济本身好转,央妈就会开始收回之前大量注入市场的货币。怎么操作?就是用上述扩表过程相反的方法,称之为缩表。

具体来说,就是等到手上的债券到期后,不再续购,这样随着到期的越来越多,央妈的资产规模就会瘦身,对应的负债也会消失。这叫被动缩表,美联储目前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缩表。

另外,当央妈认为流动性需要快速收缩时,还可以主动抛售手上持有的资产,例如把MBS卖给商业银行,这样就主动收回了市场的货币。同时缩减了资产和负债规模。这个过程叫做主动缩表。

04

缩表对普通人的影响

所以说了辣么多,美联储选择缩表,对你有什么影响?

答案是:基本没有影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为你连起码的逻辑都不懂啊,怎么能影响到你?

就好比,房价的涨跌,对于一个从来不关心房市的人来说,有何影响?螺纹钢的涨跌,对于一个从来不关注商品市场的人来说,有何影响?股市的涨跌,国债的涨跌,对不关注金融的你,有何影响?

什么影响都没有,对不对?

可是,不少老铁又成天都在绞尽脑汁想: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或者在想怎么理财。如果你天天在考虑这些,那对你的影响就是大大的。

如果以上关于三张表的解释,和缩表扩表的解释,你还看不懂的话,你可以把这结论拿走:

美联储缩表对应的是美元货币的加速紧缩,美元是世界货币,这会加速美元回流。逻辑上,它会对全球货币造成贬值压力。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全球货币都必须面对被动紧缩的压力。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央妈老早就开始强化资本兑换的监管,甚至还修改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尽管短期人民币对美元走出了一波可观的升值走势,但是随着美元继续加息以及缩表的推进,未来两三年,人民币重新面临贬值压力,是必然的。除非能出现,中国经济显著好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情况。然而最新的中国七八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这一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小。

美联储缩表后,欧洲央行必然也会跟进,很简单,不跟进欧元就跌成翔,欧洲可不能学我们搞资本管制,不准钱跑出欧洲,那边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所以一旦欧元贬值压力增大,直接后果就是资本出逃,这对刚刚复苏的欧洲经济,是不可承受之重。

全球货币都正在或者即将进入紧缩时代,人民币有何理由独善其身?目前能做的已经做到极致了,包括空前严厉的资本管制,以及修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未来等着我们的,大概率是被动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难以中短期走出L型底部的可能。

是时候真正破除货币只会永远宽松的一厢情愿的美好幻想了,也是时候重新思考这一论调下,对某些大类资产”只涨不跌”的朴素判断了。

货币和经济一样,永远都是在紧缩和宽松中间来回摆动,人们应该做的,不是坚持其中一个方向,而是踩准这摆动的节奏,才能在经济的浮浮沉沉中,不迷失了自我。

 

美联储已经做出决定:从10月13日开始,将开启缩减资产负债表进程。其中,2017年计划抽走300亿美元,而2018年全年为4200亿美元!在本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1%~1.25%不变,并预计2017年还将加息一次;预计2018年将加息三次;预计2019年加息两次;预计2020年将加息一次。同时,下调长期中性利率预期至2.75%(之前为3.0%)。

 

随着美联储加息尤其是开启缩表的进程,无疑将彻底逆转全球利率市场的走势,让金融为王的时代告别,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是全球最基础的利率指标:

美国国债的牛市将宣告结束,收益率上升。这会带动全球所有包括英国、德国、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的国债收益率。

这些经济体的国债利率必须上扬,直接推动利率进入长期的升势。

这会带来几个连锁反应:

第一,欧洲央行最迟在明年初,就必须结束量化宽松,日本央行也需要很快跟随,全球央行的加息(缩表)大潮就会汹涌而来。

另外,关于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大跌的根源,各有各的解释,但其核心因素是欧元区二季度经济指标比较好,以及欧洲央行结束量化宽松的预期。在此,笔者认为,美国人在欧元兑美元汇率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一样不可忽视。川普(特朗普)和美联储的众多官员的言语,极大地打击了美元指数(核心是美元对欧元汇率),这完全反应了美国的政策需求,因为只有在美元指数相对低位的时候,美联储才能顺利开启缩表。如果美元指数不能大幅下跌,让市场继续炒作美联储的缩表预期,就会让美元“过贵”,对美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坏的影响。所以,以川普为代表的美国官员(包括美联储官员)使用诸多手段打压美元,这从欧元兑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目的都是将美元指数打压到低位、以便让美联储可以顺利开启缩表,又不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

虽然人民币不是美元指数的一篮子货币,但可以影响很多非美货币,对全球货币市场的情绪影响很大,所以,人民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这里的手段也更微妙。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一个季度内,欧洲央行很可能会采取手段打压欧元汇率(当然包括鸽派言论),目的为欧洲央行可以顺利结束量化宽松做准备。如果在今天欧元兑美元的位置,欧洲央行的官员使用结束量化宽松等鹰派言论继续强化欧元汇率,将让欧元区的经济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有在欧元汇率处于相对低位的时候,欧洲央行才能顺利地结束量化宽松并开启加息的进程。

第二,从现在到明年底,美联储预计进行四次加息,利率将达到2-2.25%,那么,其它经济体怎么办?

那些自由兑换的货币,只能加息!如果不加息,就会形成资本外流,这是美联储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这会促进资本流回美国,一样会让他们的国债收益率上升,让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灾害”,在这个问题上,加拿大央行显然有先见之明,快速进入了加息的节奏。

而对于非自由兑换的货币来说,也只能被动加息,否则就会造成国债收益率倒挂,在全球经济已经有紧密联系的今天,无法彻底阻止资本外流,这会不断打压本币汇率,预期一旦形成,就容易导致汇率危机,对于政府来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上世纪拉美危机导致汇率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的政府只能是走马灯,再看看前苏联卢布与前苏联的关系,就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但利率又是资产价格的唯一压力(那些调控措施本质上都不是),利率不断上涨将让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财政就会难以为继,当财政赤字恶化的时候,一样导致汇率危机。

此时,部分国家只能扩大资产价格冻结的范围和时间,这对于杠杆投资者来说就是真正的噩梦。因为冻结交易,意味着持有者的资产丧失了交易和金融方面的价值,只剩下使用功能(对于房子来说,就只是一个住所);可是,在银行那里,价值依旧是存在的,还要按原来的价格和价值计算还本付息,这种不对等的“奥妙”在这种形势下将让很多人付出巨大的代价,职业收入不稳定、高杠杆的炒家和资产持有者是最危险的。

如果说加息对美国内部的影响大,缩表对非美国家的影响更大,因为美元近似于全球各国货币发行的保证金,美元缩表会抽走全球的基础货币,强力推动利率上升。无论是货币自由兑换还是非自由兑换的国家,利率不断上升就会让资产价格不断缩水(而冻结交易意味着彻底没了价格),全球通过杠杆持有固定资产的人们就会成为“金融奴隶”,为金融机构打工。

同时,那些高政府债务率的国家和地区,利率上升之后,政府付息就会快速上升(利率从零附近上升,利息上升的速度会非常快,对于高债务率的国家和地区,威胁巨大),不排除一些国家只能使用货币贬值的手段化解债务压力,日本有这样的危险,所以,笔者在一些场合说过日元很可能丧失避险货币的能力。意大利、希腊等欧元区高债务率的国家只能脱离欧元区。这些国家的人们要为政府(包括国企吗?只能自己体会)的高债务买单,除了做“金融奴隶”之外还要承担“债务奴隶”的职责。

滞胀就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典型特征,就业机会减少、工薪停滞不前而物价汹涌。

第三,理财与信托将是未来的灾难之地。很多人认为理财是低风险的,因为坐在你对面的签约方似乎距离资产价格很远,几乎看不见影子。事实上,它真正的投入之地很可能就是你家门口的烂尾楼,与金融奴隶没有多少差别。

“金融奴隶”这个词汇,在未来的三四年内必定成为这个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危”必然孕育着“机”,那些通胀产业链上、同时又拥有强劲需求的少数行业才是未来唯一的机会。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