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之间:加拿大首位华裔女医生张肖白
2017-05-23 08:38:26
来源:RCI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Photo Credit: 今日广东

两个世界之间:加拿大首位华裔女医生张肖白(Victoria Cheung)

 

在加拿大历史学家莫娜.福斯特(Merna Forster)撰写的《另外百名加拿大女杰》中,加拿大首位华裔女医生张肖白(又名张薇)是唯一一个入选的华人。作者为这一章选择的标题是“两个世界之间”。张肖白在加拿大出生、长大并完成学业,但是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福斯特说,她的经历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她把现代西医引入中国南部的成就,也能从中看到加拿大华人在20世纪早期的境遇。

张肖白1897年出生在BC省维多利亚市。父母为她取的英文名字也是维多利亚。福斯特说,也许她的父母一心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加拿大人,但是当时加拿大蔓延的反华情绪和种族歧视让他们很难实现这个梦想。

莫娜.福斯特(Facebook/Merna Forster) 

从小立志做一个传道会医生

张肖白的父亲张灵椿是广东开平人,加拿大修建太平洋铁路期间招募大量华工,他也是其中之一。铁路建成后,他在1885年定居维多利亚市,是当时少有的有能力把家乡的妻子接到加拿大来的幸运者。

张灵椿是最早加入基督教卫理公会的维多利亚市华人之一。母亲庄燕娴早年在广州教会学校上学时已经皈依基督教。张肖白和弟弟出生后,庄燕娴为了贴补家用开始做助产士。因为母亲太忙,张肖白五、六岁时被送到女子传道会开办的“东方之家”,后来又上了教会学校。据说她很小就立志做一个医疗传道士。

在学校里,张肖白聪明,俏皮,有个性,很受老师和同学喜爱。但是张家并不富裕,而且当时BC省排华比加拿大其他地方更严重,根本不让华人进入专业院系。因此张肖白的同学都觉得她想当医生是在做白日梦。

获得奖学金去多大学医

基督教长老会当时在中国开办了好几个医院。见张肖白有志于此,长老会的女子传道会向张肖白提供了一笔奖学金。1917年,她离开父母,进入安省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直到1920年前后,该院都是安省唯一一个接受女生的医学院。

另一位在中国行医多年的加拿大女医生
当时即使在白人当中,女性学医也不多见。1915年毕业于曼尼托巴省医学院的麦克塔维什医生是该校第三个女毕业生。她比张肖白年长几岁,在毕业当年去了中国河南。和张肖白一样,她也是受长老会派遣,也终生未婚。

1922年,张肖白成为第一个毕业于多大的华人女生,同时也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华人女医生。次年她被长老会女子传道会派到广东江门的巴克莱妇幼医院(也叫仁济医院,是现在的江门中心医院的前身)工作,实现了她当一名传道会医生的愿望。那年她26岁。

江门中心医院里的张肖白铜像。(Internet) 

在中国度过43年

张肖白在江门的日子,福斯特着墨不多。“人们印象中的张医生沉静,自律,娴雅,是个‘富于感染力的基督徒’。她在中国工作了43年,期间只是偶尔返回加拿大,有时旅行或进修。”“她在中国南部引进了西医疗法,药品,设备,1932年还弄来一辆救护车,震惊乡里。”

她的工作包括门诊,下乡巡诊,在护校教课。她的专业是妇科和儿科,后来又去进修了内科和热带传染病学。她能做手术,而且对岭南一带的传染病非常了解。她从1932年起担任院长,工作中又多了行政管理。

抗战爆发时,加拿大传教士和医生都撤回国内。但是张肖白没有走。据福斯特说,这是因为当时她母亲也在广东,却因排华法不能跟她一起回加拿大,而她不愿意抛下老母。

日军占领医院后,医护人员四散。张肖白先是在自己家里给人看病,后来又与人合开了私人诊所。当时的生活不仅艰难而且危险。她曾在写给传道会的一封信中嘱咐对方不要给她写信,更不要寄钱,因为她处境危险,日本人知道了会给她和她的朋友带来麻烦。

解放后仍然留任院长

(图片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 

解放后,仁济医院改了名字,却没有换掉院长。为了继续留在中国工作,张肖白和教会断了联系,至少是在表面上。

1951年的请匪反霸运动,她被打成“院霸”。1952年的三反运动,她被诬蔑贪污联合国救济金和物资,数额达1亿5千万元(即1955年币制改革后的1万5千元)。“屈打成招”后,她把多年来教会发给她的差旅费和多大医学院补发的薪金全部交出。她“赔偿”了4亿多人民币,远远超过被诬陷的数额。几年后获平反,退还给她的钱又被她很快悉数捐献。(区泽榆,《秋月满河》)。

她未婚无家累,平日靠医院工资生活,来自教会和多大的收入一直存在香港汇丰银行。她或许觉得诬陷她的人不过是觊觎这笔钱,因此干脆兜底倒出以绝念想。以她对江门和医院的感情,它多半也会变成她去世后的捐赠。

江门人对她的记忆仍然鲜活,尤其是医疗系统中人。几年前江门中心医院庆祝建立一百周年,张肖白的事迹被广泛报道。据称她医术高超,被当地人视为“神医”。她生活极为节俭。曾随同她出差的人回忆说,她连两毛钱一碗的猪肝粥都嫌贵,只肯吃五分钱一碗的白粥。穿着下乡的胶鞋坏了,回来后还接着穿,理由是城里的路反正没有泥浆,不妨再穿一阵。但是她在1961年一次就捐出3万元给医院买设备,平日对有困难的同事也多有资助(李梦瑶,《今日广东》》)。

张肖白没有活到文革。1966年初,她被诊断出肺癌。癌细胞扩散很快,她在当年5月17日去世。葬礼那天,四乡民众赶来送殡,队伍绵延数公里。

维多利亚大学历史学家约翰.普莱斯曾在2008年和2009年两次去江门寻访。他计划和中国学者合作,写一本张肖白的传记,让更多的加拿大人了解她。这个计划拖延至今,但仍然写在普莱斯的研究领域里,显示他并没有放弃。福斯特书中的照片也是他提供的。

福斯特撰写的《百名加拿大女杰》和《另外百名加拿大女杰》使她成为2016年的加拿大总督奖获奖者之一。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