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你凭什么融入人家的主流社会?
2016-10-20 09:04:37
来源:华人生活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我的朋友、资深电视人何保胜,昨晚深更半夜在微信上给我讲了一个鼓舞人心的鸡汤故事。我大概转述一下。

何老师在悉尼采访,遇到一个华人出租司机,一聊,居然是“神舟工程”的工程师。何老师问他:你从国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变成澳洲的出租车司机,心理上会失落吗?他说,开始当然会有落差,但很快就适应了。在这里,开车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有社会尊严,待遇比白领还好,各种休假休息。没觉得什么不妥。

这位司机的两个儿子前几年跟父亲一起到澳洲,长子大学毕业两年多了,在悉尼的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不用父母帮衬就买了房。次子正在读高中。司机气质和心态都很棒,一脸的幸福与满足,真诚而开朗的笑容挂在脸上。何老师问他:为什么人到中年要移民海外呢?他说:就是希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健康发展。再问他:放弃了国内的工作,不后悔吗?司机说:我觉得很值得,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何老师评价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父亲的行为也不完全是牺牲呀。他就是过着一种朴实、实在、真实而有质量的生活。很多人,连当初下南洋做苦力改变命运的中国人都不如,动不动就要进人家主流社会呼风唤雨当家作主,站在舞台中央。“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着最闪的衫,扮十分感慨”,可能吗?

我非常同意何老师的说法。

2008年北京奥运后,我的几个朋友移民美国,先后向我道别。在他们的描述之下,做出移民这个决定有两个动因,一是为了外部的生活质量更高,比如空气、水、食品安全、社会福利、子女教育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内心渴求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尝试不同的可能,拓展生命与生活的边界。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门初开之后,垂三十余年,出国寻求另一种生活的行为络绎不绝。最早描述这种状态的文艺作品是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专题)》,上映于1994年,是冯小刚第一部执导的电视剧。剧中描绘了改革开放的出国潮里,中国人在美国的种种彷徨。电视剧开头有一句:“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剧作者们一致认定纽约有天堂的一半特质,不管是爱是恨,都要把人送到纽约去。可是,普通人的生活中,哪里会有这样非黑即白斩钉截铁的对立呢?多数是不黑不白的灰色。纽约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你怎么看待纽约,完全取决于你怎么对待自己在纽约的生活,这种判断别人代替不来的。

我认为八十年代那一批出国行为,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融入全球化的尝试。从世界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全球化,中国人参与甚少,有清一代自不必说,在西方工业革命之时,中国正忙于剿灭太平军和捻匪之乱。同光时期,才有第一批赴美求学的幼童(梁敦彦、詹天佑那批)。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正是第三批留美幼童。

清末一直到民国时期,中国人出国以求学为目的的居多,比如鲁迅(日本)、胡适(美国)、陈寅恪(欧洲)这些。说到长期定居域外,那大概要到1949年鼎革之后避走海外的那一批。可是多年过去,他们在海外的存在感较弱,连唐德刚、黄仁宇这样取得丰硕成果的华人学者,都感到被边缘化,更何况普通人了。他们不参与主流社会的活动,时时回望大洋彼岸的中国,试图融入当地的愿望并不强烈,很多人终身都不曾想过入籍。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
  •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