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新政打压多温房价 影响有限
2015-12-13 08:56:44
来源:Bcbay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14499250568110.jpg

面对加国房市过热,联邦政府昨日出招降温,针对售价50万元至100万元住宅的按揭,屋价超过50万元的部分,最低按揭首期从5%调高至10%;50万元以下的房屋的按揭首期仍维持于5%,措施明年2月15日生效。

联邦新措施 打压多温房价

例如,购买 70万加元的房产,买家需要支付的首付金额是:首50万元5%,即2万5000元,余下的20万为10%,首付款为 2万元。加在一起,最低首付额 4万5000元,相当于房价的 6.4% (目前是5%)。

至于50万元以下的房产,最低首付额仍为5%, 已经有抵押贷款的人不受新规定的影响。

财政部长莫奈(Bill Morneau)说:「受这项新规则影响的人,只有1%或更少。」

 

莫奈否认担心措施会令楼价泡沫爆破,「我们需要确保加国国民对于买屋持有正确态度。这些措施是要保障业主和新买家,要确保他们在买屋时,已有适当的资产。」

 

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亦宣布,将承诺担保的贷款,从今年的800亿元,增加至明年的1050亿元;又从明年7月1日开始,调高向借贷人收取的担保费。

当局强调,新措施目的是要鼓励借贷人减少依赖政府担保。

独立屋市场不受影响

房地产市场观察家认为,多伦多和温哥华两地的独立屋平均价格接近和超过100万元,绝大多数购买独立屋的人都非首次购屋者,他们的首付额往往至少有50%,所以新规则对独立屋买家基本无影响。

年轻家庭或受新规定影响最大

在多、温两地,价格在50万至70万元之间有两个以上卧室适合小家庭居住的共管公寓,绝大部分买家是年轻家庭(时常就是首次购屋者),市场观察家感到,联邦财政部的新规则要限制的就是这些人。

卑诗房地产协会首席经济师缪尔(Cameron Muir)表示,联邦的目标是针对极少部分试图以最低首付挤入较高楼价门槛,即风险较高的房贷者。

缪尔说:「部分首置者将受新例影响。虽然此类买家很大比例购买50万元以下房屋,但例如购买60万元房屋,须支付的首付将由3万元增加至3.5万元。对于一些人士来说,多出的 5,000元可能会延迟他们的上车时间。」

据CTV电视报道,大温房贷专家理查德(Alyssa Richard)表示,新规将令较年轻的首置者,要面对多付5,000元至2.5万元首付,这将令他们被迫延迟买楼一年或更久。

剑指温哥华多伦多 受累是亚省卡加利

帝国商业银行(CIBC)经济师塔尔(Benjamin Tal)估计,温哥华和多伦多分别只有2.5%和5%的新屋成交会受影响,「整体影响只会在边缘反映出来,因为只有小部分市场会受影响,即使在目标市场亦然。」最受冲击的反而是亚省卡加利,因当地的高比率贷款较多,买家倾向少付首期,预计多达10%新屋成交受影响。

受新例影响的只有介乎50至100万元之间的房屋,但加国屋价高涨,已将很多房屋推过百万大关;过去一年,全国只有17%的房屋成交价是介乎50至100万元。温哥华和多伦多在这个价位幅度的成交数量则分别为3成3和4成。

华裔购房多采谨慎态度

鲲鹏国际金融公司总裁及贷款专家孙晓明称,虽然政府改变规定,但对华社及新移民来说影响不大,因大部分华裔买家会支付35%首期,只付10%的为数不多。她解释指华裔购房自住大多采谨慎态度,确定有充裕金钱付首期,且有稳定工作收入良好,能够负担债务,才会安心置业。

按目前规定,如家庭收入年赚15万元,可购买总收入5倍房屋,即价格75万元。如买家支付少于20%首期,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还要另付按揭保险,一旦买家无法偿还,由保险支付。孙认为政府采取新措施,主要有助加国房屋及按揭公司减低风险。

她分析,现时基本利率处于低位,但近期个别银行已把按揭利率上调超过2.2%,对供按揭者来说仍可应付。早前加拿大中央银行考虑把基本利率降至0%,如果实行的话,不排除银行再上调按揭利率。当利率低企时,供款人的压力得到纾缓,有余钱在手,相对来说,利率调高则有助经济发展。

另外,监管全国银行等放贷机构的联邦金融监管局(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Finance)同日亦表示,为了打击保险诈骗,计划收紧贷款规定,有意强制所有放贷机构收紧银根,要他们提高资产的储备金,减少这些机构借钱给置业人士的意欲,间接为楼市降温。

监管局指,加国按揭市场的风险正不断发酵,当局需要尽量确保受监管的金融机构能抵受「严重但似乎合理」的损失。监管局将尽快谘询业内人士,在2017年推出新规例。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