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农夫不下田 盯仪表板 遥控收成
2015-12-12 07:40:13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图/经济日报提供

拜恩(Mark Bryant)是一名农夫,在美国俄亥俄州坐拥1.2万英亩(约4,848公顷)的农地。他种植玉米、黄豆和软红冬麦(Soft Red Winter Wheat),但他坐在耕耘机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农作方式早已日新月异,和以往大异其趣。

拜恩每天花最多时间做的事,是研究布满数据的仪表板。这些数据来自他提供给员工的20多台iPhone和五台iPad,员工运用Granular(由网路巨擘Google注资的新创企业)所开发的一款软体,即时回报农地状况。此外,从飞机、自动驾驶耕耘机和其他形式自动化和远端控制感应器搜集而来的数据,能让拜恩了解产量、湿度和土壤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决策依据。

不过,拜恩的农场并非特例;一座农场若要保持竞争力,就应该逐渐采取这类农作方式。

当前全人类正遭遇的问题是:我们居住在一个有70亿人的星球上,且预期2050年前将再增加逾20亿人。到时将有约10亿人加入中产阶级行列,意味着他们对肉类和高卡路里食物的需求将剧增。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估,全球农夫在2050年前,将必须用比目前还少的土地和水,多生产超过70%的卡路里。

相较于其他国家,美国虽然拥有较多的可耕地,但面积正不断缩小,每天因开发而流失的土地为3,000英亩(1,212公顷)。尽管如此,美国境内仍有约四成土地(8,890万英亩)用于农耕,使美国成为迄今最大谷物出口国。若说美国喂养全世界,也不为过。

如果想充分利用每吋土地以取得更多食物,又不希望对土地造成毁灭性伤害,意味着同时要达成两个互相抵触的目标。首先,必须运用整并等方式扩大农场规模,然后让农夫能钜细靡遗地掌握农场上发生的每件大小事。结果会是,农夫得运用各式各样的农作科技,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现阶段已有一些技术运用在农作上,像是全球农机制造商龙头John Deere公司的一款自驾四轮耕耘机,驾驶座内配备许多荧幕和平板电脑,看起来颇像是客机驾驶舱。事实上,航空业自动化机械的操作复杂度,可能是唯一能拿来和农业相比拟的。

已销售自驾耕耘机达15年的John Deere和其他同业,不仅开发出具自驾功能的耕耘机、收割机和卡车,不同机具间还能自动协调完成农作。此外,业者也开发出能绘制每吋农地的无线连网感应器,和能依据农地状况调整适用种子和肥料的播种及喷洒机具。而和大部分产业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技术已运用在农作中。

 

图/经济日报提供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