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大学研究:频发短讯 年轻人变肤浅 种族偏见
2013-04-13 12:40:29
来源:明报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一份研究指出,过度频繁发送文字短讯的年轻人,通常可能较为肤浅,更看重财富与形象,而轻视伦理道德。

温尼辟大学(University of Winnipeg)的研究显示,每天发送短讯超过100条的年轻人,对「讲道德、有原则生活」的认同,要比每日发短讯不超过50次的人低30%。

研究还发现,频繁传短讯的人,也显示更多种族偏见。

心理学教授特拉普内尔(Paul Trapnell)与辛克莱尔(Lisa Sinclair),最近在新奥尔良(New Orleans)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会议,发表研究报告。

研究要求2,300名心理学一年级学生,完成1小时的网上调查问卷,有关其人格特质、生活目标,以及传送文字短讯的频率。

该项调查在每年秋季开学时进行,连续3年。

结果约30%学生说,他们每日传送最少200条短讯;12%回应者说,他们日发短讯逾300次。

研究人员说,频繁传送短讯者「看来明显较少反省」,少发短讯的学生较多自我检讨。

该研究的目的,是要测试一个「肤浅假定」(shallowing hypothesis),它由科技作家卡尔(Nicholas Carr)提出。

卡尔认为,频繁使用文字短讯与推特(Twitter)微博,导致人们思维更加表面化,因为它们同是超短的社交媒体科技,鼓励迅速与相对浅薄的想法。

特拉普内尔说,研究显示,新的信息和社交媒体技术,可能取代和阻碍反省思维。他说,尽管尚不了解导致这种联系的确切原因,但研究显示进一步探讨的重要性。

两名研究人员也进行另外一项实验室研究,让一些学生发送文字短讯,其他学生用手机通话,还有一些不发短讯也不通电话。

对少数群体看法更负面

他们随後评估参与者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看法,结果发现,传送短讯者对少数群体的看法更为负面。

两名研究人员说,尽管如此,人们也不必对「道德观浅薄」的一代感到恐慌。

他们说,年轻人更多使用短讯和社交媒体,并不妨碍他们与前辈一样,「宽容、接受人类多元性」。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