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海外的婆媳关系
2012-07-23 09:12:33
来源:温哥华港湾作者:胡志刚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中国有几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亲帮亲,邻帮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大概说的是一个意思吧!

再说人世间有爱情、亲情、友情的情结,使人们彼此相爱,融为一体。

在国外遇到中国人,心中顿时会涌起一股热烈的情绪,感到格外亲切,总要主动搭讪,问个好,聊几句,这是很自然本能血统关系的反应。

在一般情况下,每星期一至五,子女去上班,孩子们到学校,我们这些人喜欢晨练,聚集在公园,朝夕相处,久而久之,已成为知已朋友了。

50-60年代来美的,尽管他们的经历和背景不同,但基本没有什么学历,全靠自己的辛勤和节俭为生存而打拼,养儿育女,成家立业。

90以后来美的,都是子女在美留学、工作取得绿卡或入籍移民后,再申请父母探亲来美,他们多大数都是知识分子,帮子女带孙辈,做好后勤服务减轻子女负担,让他们安心工作。

公园里我们这些人在相互交谈中,一致公认的快人快语,击中要害,看问题比较尖锐的要算是袁绪安老师了。

袁老师很幽默风趣。有一次他突然郑重地告诉我们说,你们不要看我家里热热闹闹、相亲相爱,这是在美国子女的家啊!其实,我们老俩口的家在大陆,这是两家人才对。听了他的一席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到这两家的概念,开始我很模煳,并不清晰。后来我反复琢磨,逐步明朗起来,结合在美期间耳闻目睹及自己的亲身感受,确实如此,一点不假。当然这个问题有它的复杂性,有多种因素,可能一下子说不清、道不明。但事实上,儿子好不等于媳妇好,女儿好不等于女婿好,再加上各人的脾气、性格不同,还有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协调等客观因素,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袁老师是长沙人,湖南大学副教授,老伴是中学教师。他俩的两个儿女非常优秀。大儿子浙江大学毕业后,来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现已有两个孩子;女儿是斯坦福大学博士生,有三个孩子,两家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媳妇是上海人,也是留美的硕士生,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对公婆很孝顺,老爸、老妈挂在嘴边,尤其在晚上常把水果送到床边,还要和公婆聊几句,说说话。因此关系很融洽。袁老师说,按理我们的子女都在美,顺理顺章要留下来,没有退路,然而我们在美生活不习惯、不自由,虽然小孩都带过,一起生活过。但还是有代沟、没有共同语言,至于在女儿家过得不舒坦,她的前面两个小孩请了保姆,我们也没有帮她带,因为女儿的个性太强,和我们合不来,尤其是我的太太更计较。所以回去后不想再来,可是每次儿子总是打电话说老爸机票买好了,快来吧!我们都想念你们,缠住不放,无奈只好再来,故来美已有13次了。

袁老师说,有一次,媳妇对我说,老爸替你买部车,让你出门方便点。当时我一口就回绝,没有这个必要,谢谢。我想有了车子,那可不得了,小孩接送,有事外出,都落在我肩上。事后我告诉了老伴,她听了双手直摇,不要答应,我说不要急嘛,我早就拒绝了,大家顿时哈哈大笑一阵。

袁老师在长沙有三套住房,其中有一套150平方米、市值80万人民币。儿子、媳妇要在美买一套房子给他俩住,把国内的一套房卖掉80万人民币,要他们再拿20万美金,再加上他俩每月退休金8000元人民币,在这里生活很好了,我们会照顾你俩一辈子。当时一听吓一跳,怎么能行呢?不要不要,我们要回大陆安度晚年。

袁老师说,每次回来的机票我们自己掏钱的,即使子女买,我们也要还给他们。每个孩子出生,第一个给美金3千,第二个2千。对钱不要看得太重,反正早晚要给他们的。

被称为老大哥,老寿星的沈寅旺先生,今年已90高龄,太太86岁,是我们最尊敬的一对老夫妇。

沈老原籍在浙江宁波定海,世代生活在农村,他的经历有传奇色彩。1949年解放后,其太太的哥哥从香港带信给他,说在香港生活都很好,还能找到工作。你愿意过来吗?当时沈老心想,在农村也没有什么事,听说共产党要搞土改了,既然香港有亲叔,能有工作做,这是机会,不能放过。于是1950年就到了香港,当时大儿子3岁,小儿子4个月,还有国内,直到1957年,他太太带着两个小孩移居到香港。

开始时,沈老在轮船公司当上了海员,每月工资虽然只有80元港币,可比原来的农村好,可以维持生计。由于能经常随船出海,曾到过美国停留。听说美国是很好的国家,那里的人工资高,生活过得好,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53年,沈老在英国人货船上工作,到了美国,一个英国人问他:这次回去你到香港,还是留在美国。沈老回答说,香港是英国人管的,我就留在美国吧,我对这里印象是很好的。留美是改变沈老命运的开始,但他没有身份不能公开打工。后经多位朋友给他介绍,到旧金山开的一个上海人的旅馆里,干一些杂工活。吃住都是免费的,作为临时过渡。后来碰到一位广东老板,就在那里做电工、油漆工等杂工,一天要干12个小时,甚至还种过花草呢。

1969年碰到了关于身份转换的机遇,就是时任肯尼迪总统修改移民法,规定在美居留的人,等满若干年,就能自动转换身份,取得合法居住权。就在同年沈老申请其太太及儿子来美定居。相隔18年的漫长岁月,终于熬到头,一家老小欢欢喜喜地团聚了,21岁大儿子又继续在大学学电脑,19岁的小儿子在专科学校学修汽车,他们都有奖学金等补助。为了收入高一些,沈老又更换工作进了五星级酒店,一直做了20年到退休,同时,其太太也帮人家做裁缝,每月挣300元美金,贴补家用。1971年已有4万美金积蓄,在旧金山购买了一套房子。一瞬间,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如今他的电脑工程师的大儿子和在邮电局工作的媳妇均已退休,两个儿子已成家立业,并已养育2个小孩。小儿子现在经营一家汽车修理公司,贤慧能干的媳妇做助手,红红火火事业有成,二男二女四个子女,已有两个结婚,并有两个孩子,沈老的子子孙孙已有四代了,共计大小19人,真是子孙满堂,幸福万代。

沈老多次邀请我们到他家作客,吃茶点、聊家常,其乐融融,大家深感在他家很开心、舒畅,记得第一次去时,他领我们看了起居室、书房、厨房、卫生间、客厅、储藏室等。眼目清亮,整理得干净整洁,家里的摆设装饰是中西结合,柜、台、桌、凳、椅都是优质材料制成,而且带有古色古香,还有雕刻花纹图案。墙上挂着多幅彩照、油画,而现代化装备如液晶彩电、音响等也一应俱全,不在话下。女主人非常热情,还捧来了一大叠照片,既有老照片,又有旅游照片和朋友、亲戚照的,更多的是和家人拍的,这些照片真是家人喜悦的一个缩影。

沈老心地仁慈,为人厚道。去年我们庆祝他过生日,在一家中国菜馆相聚请他俩吃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给每人发一个红包,以示答谢,我们不好意思拿,他说,我是长者,你们是小辈,不能退的,这是中国人的规矩。

我和张汉夫妇俩想到旧金山去玩,他说我熟悉没事,我来安排。那天清晨,他叫儿子开车负责送到地铁站,傍晚再来接,就这样,我们和沈老夫妇俩到了旧金山,先后到金门公园拍照留念,而后到联合广场,再逛了几条街,最后到唐人街,我和张汉还买了一些西洋参,午餐我们在很有名的“穗香”广东人菜馆吃饭,最后,沈老抢着买单,按理应该我们请的。

“老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枝香,亲戚朋友救急不救穷,不能依懒别人要靠自己”,这是前几年,我认识的徐美泉先生,他谈来美的经历时,对我说的一番话,使我牢记心间。我很钦佩他的骨气,这是中国人的本色。

老徐今年75岁,个子不高,筋骨很好,广东人。移民来美时,既没有钱财,又没有背景,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和艰苦奋斗精神,在美国社会打拼,能站稳脚跟,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使四个子女逐步成长,立足社会,成家立业。

老徐于1986年移民来美,那是妻妹帮助办的亲属移民申请。等待了7年才被批准,因大儿子已超龄,故暂时不能来,他夫妇俩,带来了三个孩子。不久他取得了绿卡,就为大儿子办申请来美,这样全家六口人在美。他告诉我,当时他清楚地知道,妻妹生活条件不怎么好,孩子多,负担重,已经在经济上、精力上,为自己付出了很多。不能再麻烦他们了,要靠自己才是唯一办法。四个孩子年幼、都要读书,要吃、要穿、要住,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自己身上,感到责任重大。但他坚信,在外历闯荡世界,只有吃苦加节俭,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才能生存。

老徐聪明能干,在国内虽然学的是电工,但是有些工种,他几乎都可以上手干,可以称为能工巧匠的多面手。他开始在一家建筑公司当电工,除了正常上班外,本单位需要木工或水暖他就顶上去了。节假日是不休息的,总是排得满满的。只要有时间,人家喊就出外,木工、水暖、油漆,甚至看工地,做零工,几乎样样都做。每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也要出去,总之不放过一切挣钱的机会,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日夜奔波”为生存而干活。所以收入很丰厚,每月可拿一千多美金。其太太也很能吃苦,在食堂打杂、做保姆等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大儿子在国内已高中毕业,来美就读于城市大学(等于中国职业学校)学电子包括电、水暖工等。学校吸收年龄较大,英语水平不高的青年人。一般在晚上学习,白天可以外出打工,现在地铁站工作。二儿子来美初中毕业,在技术学校学电脑,每星期也要打工2、3次;三儿子13岁来美,上初中再到高中、大学医科后当了药剂师,小女儿只有小学毕业,到美一直读到高中、大学考上硕士,当了会计师。老徐说得好,我所以千方百计让子女上学读书,掌握一定的技能,为踏上社会创造条件,打下基础,这是做父母的责任。当然也要教育子女自己要努力。26年一转眼过去了,如今儿女都很争气,有车有房养儿育女独立门户了,作为长辈的我从心里感到无比欣慰,总算过去的心血没有白费,已经心满意足,没有什么遗憾了。

每逢冬至这个节日,四个子女家庭儿子、媳妇、女婿和7个孙儿女,加上老俩口计17人的大家庭欢聚一堂。圣诞节,感恩节及中国人的大除夕,事前商量好,四个子女轮流召集相聚。每家带几个菜水果等食物,这已成为老俩口最开心、最舒坦的欢乐幸福日子。

老家在湖北武汉的张汉先生,为人坦诚耿直,思想敏捷,说话有条不紊,很有逻辑性。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夫妇俩于1979年来美,今年74岁,毕业于北京理工学院,分配在中央部属工厂工作。有三个儿女,大女儿夫妇俩是合肥科大和柏克莱大学毕业的,都是同班同学,小儿子在国内做生意。

按理帮助照顾带孙辈的是子女父母双方轮流交替,然而他的亲家年龄大,身体不好,不适宜来美。所以,这副担子落在他们身上,没有机会轮换一一直坚持着。再加上老张的女儿有三个小孩,大的男孩9岁,老二是女孩5岁,小的男孩仅三岁。不仅人口多而且食欲大,所以家里有冰箱两个,冰柜一个。哇,我很惊讶!这么多冷藏电气,从来没有听见过。像我们每个星期一次到中国超市去购买食物,一般在100多美金左右,而老张要买300元美金;到美国超市一次200元美金,超过我们一次购食物一倍。全家要求做四菜一汤,荤素配搭,每次要翻新、不能重复。这就要花时花力,老张夫妇俩担子重了。每顿要提前一、二个小时开始忙着准备,直到烧好。吃的菜一扫光,没有剩余,三个小孩吃东西的数量惊人,恐怕讲给别人听一般都不会相信。你看九岁的大外甥,一次吃饺子16个,还加汤面上一碗。平时一顿吃的二、三盆饭菜。老二小女孩能吃饺子8个,加二块面包。平时一天可吃三个苹果、4个香蕉、二大碗葡萄,最小的三岁男孩,也要吃八个饺子。晚餐吃三块面包,一碗饭。女儿饭吃得很少,主要吃菜,女婿身体好也能吃,但对大人非常关心体贴,节假日抢着做饭。

带小孩常常弄得昏头转向,有时跟着孩子团团转,打乱了正常作息时间,更没有自己的空间。早晨天刚亮,六时左右,小外甥就跑到老张房间,叫喊姥爷我肚子饿要吃东西啦!他只好起来,弄他吃。下午又喊,要陪他看电视,只好在旁边陪着,小孩欢喜的电视、大人有什么兴趣啊!还不是消磨时间而已,所以连报刊、杂志或电视节目也不让你静下心来观看,尤其是晚上,小孩不肯早睡,要看电视也要陪着,直到11点才睡觉。这才有他们的天地。有一次他和老伴俩看电视连续剧好看,到深夜三点钟。

节假日三个孩子在家里,更是疯狂到极点,这个叫,那个喊,又笑又哭,吵闹不停。他女儿在家里上班,听到吵闹声,心里就烦,也要发火:“怎么搞的,老爸你去看一看,管管他们!”弄得他直摇头,真没有办法啊!

难怪,在3-9岁这个年龄,小孩顽皮淘气一点是正常的,这并不奇怪。

其实现在他的大外孙威廉和小外孙女儿贝拉在学习、作息等方面很听话又聪明。威廉现在读三年级,晚上八时半就入睡,早晨七时过就起身,不要大人管了,而且自己叠床铺,还要去喂猫食。放学后功课主动做好,再拿给妈妈看,对不对。在班上他数学特别好,现已进入快班了。贝拉中英文都好外,还学钢琴、学画、学舞蹈都很好,平时衣服自己穿,会颜色搭配,给妈妈、奶奶看,好不好?

我和老张有同样的经历,所以,我很同情和理解他的心情和处境。我直截了当对他说,你年龄大了十多岁,如果在60岁左右,体质和精力完全可以应付和支撑得住,你有个缺点,你不要生气,你对小孩太宠了,不能全听他,甚至他要睡在你肚皮上,你也让他睡,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还了得。恐怕你女儿、女婿也不会支持你的。你很辛苦很累,难怪你常常腰酸背痛,托人在国内购买止痛消炎药膏。

前几个月,我领老张去过我朋友居住的老年公寓,并办理了申请登记手续。另外,有一家老年公寓虽已参观过,但他们排队申请的人太多了,根本没有希望。老张说,等占姆士上了小学,老年公寓申请获准,我们就搬入居住,否则,我们就回大陆去了。

许永贵先生被誉为最年轻的“小伙子”。他长相很英俊,挺有精神的,从外表看,他只不过40出头,其实年龄已近60岁了。他的儿子和媳妇原是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高材生,后双双来美留学,最后就定居下来了。这样,他来美探亲到公园玩,我们就认识了。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巧遇许先生,因他家离公园很远,但开车仅十多分钟,步行是根本不行的,家里仅有两部车,每星期三,他媳妇不上班,车子空着,许先生就驾车带两岁的小孙女来公园,与大家碰个头说说话,然后去图书馆陪小孙女听故事,看图书。这样就形成了星期三是我们与他见面碰头说话的最佳时间,所以我们不会放过,而尽量要到公园去和他碰头聊天说话。

许先生原是上海远洋公司船上的海员。他阅历丰富,知识面广,多年的海上生涯,使他走遍40-50个国家,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地理风貌,略知一二,所以谈起来总是天南地北,各城山川描绘得有声有色,听了会常常使人入迷,难以忘却。

在公园里,我曾诚恳地邀请他说,你如果在上海,我也在常熟,欢迎你到我家乡看看,他一口答应,认真地回答说,只要有机会,一定来拜望你。

2011年4月的一天,他架车偕夫人俩,从上海到江苏泰兴探望一位老朋友,又驱车转到录东他儿子的同学父亲老管那里,当晚再赶到常熟城,已是晚上八时了。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以旋风般的神速在一天时间内,驾车200公里探望三位朋友,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使人不得不信服。此刻,由于我早已在百年老店“山景园”饭馆预订了包房酒席,宴请许先生夫妇俩。饭后住了仅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又陪他俩在“豪客来”吃点心,然后又领他俩到我女儿及我的家住房,看看家居暂留片刻。最后我们再送他俩离常回上海。临别时,我对他俩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来常最好等2、3天,可以去“沙家浜”、“尚湖”、兴福寺庙观赏一下。这次你们来时间太仓促了,真是美中不足,不好意思。他却回答说,实在时间紧凑,没有办法,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下次有机会一定再来,非常感谢!

这次许先生夫妇俩第一次来常,我最大的欣慰是,我想得周到,抢时间巧安排,请他俩吃顿晚饭,否则说起来到常熟探望胡甘,饭也没有吃到。

2010年11月份,许先生要回上海,我托他带一袋6磅重的肌肉生长素蛋白粉,2011年10月份,又托他带6磅重的二罐头美国奶粉,他一口答应,乐意接受。到了上海后,又分别打电话给我外甥去取蛋白粉,又办理奶粉邮寄到常熟亲戚和朋友住处,做得非常体贴。他确实是一个重感情、讲侠义的人。

今年73岁的谭汝康先生是一位知识分子打拼奋斗的典范。谭先生出身在广东、台山,毕业于湖南大学,原是长沙市交通厅工程师。

他夫妇俩、通过其岳父母和妻妹关系,办了亲属移民来美的。廿多年的风风雨雨,凝聚着他夫妇俩付出的巨大心血和艰辛,使三个儿子个个出类拔萃,成绩斐然。大儿子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后又读医学院,现在做医生。老二在广州一所大学读书,现在大学里当老师教电脑。三儿子居然读到哈佛大学,学财会专业,现在上海一家美国公司工作。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发展,除了三儿子没有成家外,其它两个儿子已成家立业、养儿育女。

想当年,1984年2月,谭先生夫妇俩带了三个儿女移民来美,在波斯顿(Boston)居住。那时,大儿子14岁,老二11岁,三儿子仅5岁,仅带有2千美元的退职金,其它什么都没有。三个孩子都很小,既要上学,又要吃、穿、住,摆在眼前的是一大堆难题。当时,谭先生虽然已45岁了,却是一个标准的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他的英语水平亦不高,对这里的情况也不熟悉,更没有知心朋友帮忙,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倒底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只能靠自己出去打工。他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顾不得自己是大学生,进了一家饭馆。从最低档的洗碗做起,每月工资800元美金。不知怎么办,自己也搞不明白,不是老板有意见,就是自己不满意,思想也不稳定,波动也很大,阴错阳差,在一年时间内,先后调换了5、6家饭馆。那时,有一位华裔的热心人,非常关心他说:你要拿得起炒锅就好了。意思说,要学会炒菜做大厨,工资就可以飙升挣大钱。他受到很大启发,顿时眼睛一亮想,这位华裔讲得非常现实啊,有道理,讲在点子上。于是他暗暗地下决心,一面向书本上学习烹饪技艺,一面在实践中向大师傅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时间,反复研究探索,从而逐步掌握了炒菜技艺,开始做起大厨来了,当然工资也大幅度提高,有时每月可拿近两千美金。当时的物价水平低,如牛奶二大桶只有2元多美金,三文鱼一磅2元多美金,这个收入已感到已经很好了。但在饭馆干活,是非常辛苦的,晚上睡得晚,节假日特别忙,根本谈不上休息,因此,有时也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长此下去实在吃不消,身体会垮掉。但仔细想,现在小孩都在读书,虽然学费全免,但还要穿着、零花钱,尤其是房租费很贵,每月支付租金500元美金,这副担子自己不挑谁挑,所以他常常自勉,一定要继续干下去,决不能喊苦怕累。他在饭馆工作连续干了18年,到63岁才退休。

一位成功的男士背后一定会有一位贤慧的好妻子、好帮手,谭先生的太太不仅能干,会料理安排家务,又能吃苦耐劳,分挑重担,她来美国后,就替别人缝制衣服,但工钱很低,每月仅收入300美金,一年才挣3000元。她深知不会英语,找工作也很困难,美国社会也难以立足,于是她坚持白天打工,晚上参加英语补习班。等她初步学会简单日常用语后,就到酒店做服务员,后又跳到一家公司当上了管理员,不仅地位相应提高,工资也比过去增加。节假日不休息,外出又打一份工,所以工资每天收入100美金,十分可观。

谭先生深有体会,他感慨地说:“现在子女对我们二老非常孝顺,这是由于他们从小就知道家的处境和父母的艰辛,也看到我们一片爱心!”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