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医生真臭 把病越治越重
2012-02-24 16:57:20
来源:贝壳村 - 平凡往事的日志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在北美,如果谈到就医和我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家庭医生,他们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神仙,从来就是一付兵来将挡的范儿,外加一个如来佛般的手掌心,就是孙猴子在世也很难在他们的掌握中逃出升天。
 
每次我看到他们时首先就是忍俊不禁地想笑,因为他们总能把我带到那个讲马尾巴功能的眼镜先生的课堂里去温习一遍那些被时间模糊,而且枯燥的说教中去。然后又煞有介事的给我开出一些处方,来终结我求医的过程。事后我又总是不踏实,觉得像被愚弄了似的。记得在国内可病时,如果能说出明显症状,总是要上些手段,做许多测试,然后通过科学说话。我就不信了,都是肉眼凡胎他们就有洞悉一切的本事。有药为证,我每次吃了他们的处方药多不管用。而看医生就是浪费时间的概念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美国,我感觉几乎零误差的一致。
 
几天前我又去看医生,原因是我的右手拇指患了接触性麻痹症。小医生(实习的)和老医生都让我摇晃了几下手指,然后就给我开了两瓶药。吃下去除了有瞌睡的感觉再无其它,十多天过去了,我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她们不是庸医是什么,白白浪费了我每天早上起床前都迷一小会的享受和时间。这等待一小时,看病两分钟的结果太让我难以忍受,于是我要求另外做一些血液测验,血脂,血压,血糖,算是年检了。
 
我就不明白了,在北美能做到医生的位子是何其难,这条路真可谓是学界的蜀道,得披荆斩棘,劳其筋骨和磨炼心智。就是对那些在他国做过医生的人来说,还不是必须像三堂会审一样,步步惊心的走上医生的神坛。考试,实习,再考试,找位置,历经8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苦斗,才有望立地成佛。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在家非家,人非人的日子里苦熬挣扎,像唐僧一样经历9981难,才修成正果的。每个医生的座椅的光环下都有许多血泪写成的故事,只是鲜为人知罢了,因为人们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可怜的是那些经历了一样困难,却终生都坐不到医生位子上的人们,他们的苦就不是用斗可以承载的了。
 
能出世的当是些精英和神仙般的才俊,但我们却看不到这一面。在他们温暖的神情中我总觉得是被敷衍和糊弄了,为什么总不理想呢? 我不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没有治好我的病,也没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是我夸大了自己病情,还是科学手段只能如此。
 
在某些方面我还是认为国内的医患关系来的科学。我有什么病就挂哪科的号,有的放矢的选择医生多好。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万金油似的医生肯定是庸医,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先过门坎,但最后能否见到真佛却不一定。
 
北美医院似乎故意保持它的规矩,不能隔着锅台上炕,否则就得多付代价(同级医生的括号费也高出一倍)或根本得不到进一步的检查。这种婆婆妈妈的习俗就造就了一批万金油似的庸医。误人子弟啊! 
 
离我看病的时间过去整整三周了,我却没有得到他们的任何结论。昨天通过一个做医生的朋友查了我的病例,肝油三脂偏高,其它都正常。这算不算病,如果是为什么不通知我,记得我临走时还多次请求她们别忘记把化验结果告诉我。老婆更绝,说是肉吃多了。就这点爱好,如果只是为了多活几天就不改了。至于手的毛病,也只能今年回国时再找朋友专科专看。没办法谁让我遇到的都是些万金油呢。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