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租房记:租前麻烦 租后无忧?
2011-09-15 14:07:26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作者:蒙太奇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加拿大租房记(上)

之所以没有像一些中国同胞一样,在网上找个中国“老乡”开的家庭旅馆临时过渡,主要还是参考了很多“过来人”的惨痛经历 。

跟所有新移民一样,刚登陆那阵子,迫于加拿大酒店平均价格800元人民币一晚的经济压力下,时差还没倒全,就赶紧抹把脸昏沉沉地上街租房子去了。

之所以没有像一些中国同胞一样,在网上找个中国“老乡”开的家庭旅馆临时过渡,主要还是参考了很多“过来人”的惨痛经历。

例如,一对从西安来的夫妇在网上订了一家位于唐人街的家庭旅馆,到达后才发现这就是房东自己的家。一栋三层的老房子,老板一家住二楼,一楼为客餐厅厨房公共空间,而阴暗简陋的地下室则被隔成了四间,分租给一个印度人、两个黑人和这对夫妇。四家还要合用一个卫生间,每天限定使用厨房的时间,这样的房子竟然还要收取人民币四千多元一个月的租金。

西安夫妇怒指房东欺骗,要求退还他们已支付的三个月房租押金。可老板却狡辩说自己没有欺骗行为——他们确实是“住”在网上照片里那栋漂亮的小楼里。他们被告之可以走,却不会退还一万多元的押金。最后夫妇俩只能忍气吞声地住下,还被迫签下租期一年的合同。

所以我决定像本地人一样去租房。

北美地区租房是主流,买房的相对来说是少数。跟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房东”主要由房地产大公司或者物业公司组成,个人出租反而属于非主流的自发行为。大房产公司既开发用于出售的房产,也开发仅供出租的整楼,分得很清楚,很少出现租售混杂的现象。

国内租房一般是先找中介,看房、签合同、交钱。这里却大不相同。你自己打电话给这些大公司的出租管理中心,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你的需求推荐可租的楼盘,或在官网上查找看中楼盘的管理员联系方式自己询问、看房。满意后你需要提交一份申请,将自己的信息情况都填写清楚,然后等待管理员通知你是否合格,一分钱中介费都不用花。

我去的第一家房产公司在加拿大排名前三。当时着急租房,对他们的资格审核这套非常不满——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大爷有钱,按时付款,你有什么好审的?

接待我的是一个白人女孩,她很耐心地对我解释,这个审核牵涉到你的信用记录、安全记录(指有无犯罪)以及经济偿还能力。所有的租客都必须通过这个审核才可以租房,这样才能保障其他租客的居住安全以及公司的利益。

两天后,接到这个姑娘的电话,告之虽然审核没有问题,但这套房子已被一个早我一步通过审核的申请人租下。她同时推荐了另一个区的一套情况差不多的房子,让我随时联系管理员伊莉莎白看房。

伊莉莎白所管辖的区域位于渥太华市中心以东2公里,共12栋四层公寓。通常一年起租,有不少人在这儿一住就是几十年。本以为这下总算可以签合同入住了,谁知伊丽莎白又给了我一份公寓的情况介绍,告知下个流程不是签合同,而是自己去买租房保险,以应对可能的盗窃、火灾、水灾等意外引起的损失。

别跟我似的,用中国人习惯性的“捆绑式销售”思维来看待这份必须买的保险,加拿大正规租房都是如此,完全是为了保障租赁人的安全感并在意外中把损失降到最低。保险公司完全是你自己找,跟管理员一点关系也没有。

加拿大租房记(下)

  这儿跟国内租房正好相反—— 虽然签合同前很麻烦,但租后无忧,不像国内有钱就能租,租后麻烦一堆,也无处投诉

  (上期提要:跟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房东”主要由房地产大公司或者物业公司组成,个人出租反而属于非主流的自发性行为)

  搞定保险后,再去找房管员伊丽莎白,她又拿出了一叠文件,让我看完签字。这套文件不光包含了常规的租房合同,还包括公寓的使用指南、逃生方式甚至邻居间的相处守则,条款细得让我头大。

  其中有一条,如有亲朋好友来拜访,需要向管理员提前说明人数和大致停留时间。我心里直犯嘀咕,管得还真宽啊。伊丽莎白笑笑说,“这也是近几年才增加的条款,说起来还跟你们亚洲移民有关。几年前我们发现不少来自中国、越南等地区的移民把房子简单隔成小间再分租出去,你想住的那个一室一厅(大约70多平米)曾被发现住了七个人,除了厕所,连厨房里也放着一张床,太让我们震惊了。”

  我只好尴尬地笑笑吐吐舌头,像伊丽莎白这样一出生就住在宽敞大房子的加拿大老百姓确实无法理解那些省钱远比生活质量更重要的中国人思维。当然,我也赶紧承诺,这房子只是我们两口子住。

  不紧不慢地等着我看完并确认我完全了解后,她才让我签字,然后笑盈盈地把一套钥匙交到我手中说,欢迎入住。

  搬家后倒是住得非常顺心,公寓干净明亮安静,管理得井然有序,屋子里的任何设施坏了,一个电话,半天时间内一定会有人上门维修,修不好就马上更换。回头想想,这儿跟国内租房正好相反——虽然签合同前麻烦得很,但租后无忧,不像国内有钱就能租,租后麻烦一堆,也无处投诉。

  一个月后,我预订的一室一厅空了出来,伊丽莎白如约为我转了租房合同。让我惊讶和感动的是,因为转房合同需要缴纳一些费用,但伊丽莎白表示这是她当时承诺的,就自己付了这笔钱。虽然钱不多,可我没凭没据,全得凭她自己认这句话。加拿大人还真不是一般的靠谱。

  而推门走进那套位于三楼的公寓,又是一份惊喜—— 之前房客租期较长,退租后设施消耗比较厉害,物业除了粉刷一新外,还更新了几乎全部的厨房卫生间设施。

  此时,我真庆幸当时没在申请签合同期间,因为繁琐的手续和条款而打退堂鼓。我也有些明白了为啥之前的那么多中国同胞宁可去跟“老乡”一家挤在一起—— 他们可能因为语言不好害怕自己吃闷亏,更可能是习惯了国内长期形成的逻辑方式,甚至哪怕租了不尽如人意的房子也能忍,反正这么多年也都过来了不是?

  另有一种中国人合租老乡房子的原因,是为了省钱—— 往往经过若干年的“卧薪尝胆”后,就直接买下带花园的独栋大房子,那是很多本地人到死可能也买不起的。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西方人则讲究享受每一天。到底谁生活质量更好更容易有幸福感,也只有自己知道。

  次年6月,收到政府的退税几千加元。其中一项,就是租房退税,为整年房租的15%,单此一项我就收到人民币一万多元。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