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慈善家卢德之会见达义法师一行
2011-09-02 00:21:39
分享到微信
1、电脑浏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Discover),【扫一扫】(Scan QR Code)下面的二维码,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2、手机浏览器:保存二维码图到本地,再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相册】,导入已保存的二维码即可。3、手机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即可识别
【超级生活网 sUperLIFE.ca专讯】


(北京西总布胡同:中国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著名慈善家卢德之博士(左二)会见达义法师一行,并在其供奉的唐代水晶佛像前合影。右一为加拿大著名书画家石人。)

(星星生活专讯)近日,中国著名慈善家卢德之博士在北京会见达义法师率领的加拿大佛教参访团一行。宾主双方就佛教的财富观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慈善家卢德之博士向达义法师介绍了其领导的基金会的发展状况,并对照台湾地区慈济事业及美国为主的国际慈善事业,来反思大陆地区慈善事业的不足之处,也对卢总率先提出的纯粹慈善神圣事业表达了乐观的展望,并具体介绍了近年来他力推的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他表示,基金会每年都资助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就业。其间,卢德之博士向达义法师介绍了他的著作《资本精神》。卢德之说,资本精神就是要追求为至善创造财富和处置财富,简言之,就是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为慈善事业花钱。这句话,也被基金会作为座佑铭写在基金会办公所在地四合院的一面大墙上,格外醒目。

卢德之表示,在现代商业社会,要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我们需要一种不同于马克斯*韦伯式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资本精神”。他说,他的著作《资本精神》力图塑造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支柱,探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一种精神,找到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在这样的一种崇高目标和追求的驱动之下,卢德之提出和倡导资本精神及其系列理论,和随后提出并践行的中国现代慈善理论,都已经在海内海外不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推崇。

达义法师对此深表赞赏。当卢德之博士向达义法师询问是不是佛教徒只求清修、不求财富时,达义法师说,佛教有着明确的财富观,佛教徒不排斥财富。佛陀在世时,佛陀恰恰也得到了许多富商的支持。佛教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全身心布施于佛教事业的富商更是比比皆是。作为佛弟子,都深知贫富的缘由都是因果关系使然。而佛教有着更广泛的财富观,只有心灵、精神上富有的人,才能获得不求自得的更多的物质财富。心灵、精神上的富有,源自清净心,源自戒定慧,源自节俭、布施。这与卢先生提倡并践行的资本精神、纯粹慈善并不矛盾,可以说是完全一致。

加拿大佛教会董事袁志强补充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之富贵。《华严经》为我们展示的华藏世界海,呈现出重重无尽境界,和种种圆融无碍的世界观、人生观。佛的世界七宝俱足,不求自得,自由自在,平等安乐,皆大欢喜,这是大富贵。仅在人世间,佛菩萨像均由人间瑰宝、金银等来铸造,并代表了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顶尖艺术水平,这都表现了唯有大慈大悲的佛法僧三宝堪当接受人类的大供养。而在西方极乐世界,甚至用金银等七宝布地。这种富有,并非常人以贪嗔痴慢可求得。

收藏
热点排行
热门写手